[實用新型]一種適用蒸汽余熱型ORC發(fā)電系統(tǒng)的冷凝器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20906606.0 | 申請日: | 2017-07-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214840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10 |
| 發(fā)明(設計)人: | 李紫琪;尹瑞祥;王蒲偉;段捷;孫茴;李順;姚恩亮;戴寧;毛聯飛;胡哺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F28B1/02 | 分類號: | F28B1/02;F28F9/24;F28F9/013;F28F9/02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61211 | 代理人: | 陳廣民 |
| 地址: | 710100 陜西省***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適用 蒸汽 余熱 orc 發(fā)電 系統(tǒng) 冷凝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余熱回收利用發(fā)電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適用蒸汽余熱型ORC發(fā)電系統(tǒng)的冷凝器。
背景技術
余熱是指受歷史、技術、理念等因素的局限性,在已投運的工業(yè)企業(yè)耗能裝置中,原始設計未被合理利用的顯熱和潛熱;常見的余熱包括高溫廢氣余熱、冷卻介質余熱、廢氣廢水余熱、高溫產品和爐渣余熱、化學反應余熱、可燃廢氣廢液和廢料余熱等。
余熱的回收利用途徑很多,一般來說,最好的利用途徑就是根據余熱的品質,按照溫度高低順序不同按階梯利用;有機朗肯循環(huán)(簡稱ORC)發(fā)電技術可以利用汽輪機、燃氣機等發(fā)電機組無法使用的低品位余熱,變廢為寶,降低能耗,實現能源的梯級利用。
ORC發(fā)電系統(tǒng)主要包括蒸發(fā)器、膨脹機、發(fā)電機、冷凝器、工質泵等部件,其中冷凝器是ORC發(fā)電系統(tǒng)中一個重要的部件。現有的冷凝器大多傳熱效率較低,應用在ORC發(fā)電系統(tǒng)中往往難以維持其穩(wěn)定高效的運行,特別是在蒸汽余熱型ORC發(fā)電系統(tǒng)中,系統(tǒng)熱效率和穩(wěn)定性格外重要。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的冷凝器應用在ORC發(fā)電系統(tǒng)中效率低、穩(wěn)定性差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適用蒸汽余熱型ORC發(fā)電系統(tǒng)的冷凝器。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適用蒸汽余熱型ORC發(fā)電系統(tǒng)的冷凝器,其特殊之處在于:包括圓柱狀的管殼;
管殼的一個端面上沿徑向設置第一管板,第一管板的外側安裝第一封頭;第一管板與第一封頭之間形成第一冷卻腔;第一冷卻腔內安裝有一個軸向的分程隔板,所述分程隔板將第一冷卻腔分割為上、下兩個冷卻腔;位于上方的冷卻腔連通冷卻水出口,位于下方的冷卻腔連通冷卻水入口;
管殼的另一個端面上沿徑向設置第二管板,第二管板的外側安裝第二封頭;第二管板與第二封頭之間形成第二冷卻腔;
管殼的內部設置有多個軸向的冷凝管和多個徑向的弓形折流板;所述冷凝管密集排布,依次穿過第一管板、弓形折流板和第二管板后形成連通第一冷卻腔和第二冷卻腔的管束;所述管束分為上、中、下三層,相鄰的兩層管束之間間隔一段距離;所述弓形折流板相互間隔一段距離,將管殼內部劃分為多個區(qū)域;在軸向視角下,相鄰的兩個弓形折流板在旋轉60°或者90°后可相互重合;
所述管殼的頂部設置一個靠近第二封頭的氣態(tài)工質入口,管殼的底部設置一個靠近第一封頭的液態(tài)工質出口。
上述液態(tài)工質出口處設置有一個截面為Y字型的防渦擋板,所述防渦擋板將液態(tài)工質出口分割成三個局部出口,防止因液體工質形成渦流而產生氣蝕。
上述弓形折流板的外部輪廓由直線段和弧線段構成,其中弧線段處的板面上設置有多個大小不同的缺口,給氣態(tài)、液態(tài)工質留出了一定的流動空間,改變了固有流場,解決了折流板可能帶來的換熱死區(qū)問題,提高了系統(tǒng)的換熱效率。
上述弓形折流板上的缺口數量為三個,間隔90°設置。
上述第一管板和第二管板的底部均設置有突出管殼的延伸支撐段,用來支撐本體,而不需要鞍座支撐
上述第一封頭和第二封頭的底部均設置有放水口。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實用新型將管束分層后形成多個管程,工質在凝結的過程中將經歷N種相態(tài)變化,最終在既定位置達到過冷態(tài)結果;將一二級冷凝同時在一臺設備中實現,增強了傳熱系數,提高傳熱效率。
(2)本實用新型在液位線上下一定空間內不布置冷凝管,留出液位空間,防止液位的上下波動影響冷卻水與工質的換熱過程,提高了系統(tǒng)穩(wěn)定性。
(3)本實用新型在液態(tài)工質出口處設置一個防渦擋板,有效的防止液體工質形成渦流,從而有效的預防了氣液混合態(tài)工質進入泵中,避免產生氣蝕。
(4)本實用新型在弓形折流板的弧線段上設置多個缺口,給氣態(tài)、液態(tài)工質留出了一定的流動空間,改變了固有流場,解決了折流板可能帶來的換熱死區(qū)問題,提高了系統(tǒng)的換熱效率。
(5)本實用新型中的管板除了固定管束外,還被用來支撐本體,而不需要鞍座支撐,這樣為系統(tǒng)的總裝提供了更多的空間,有利于ORC發(fā)電系統(tǒng)的整體結構更加緊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冷凝器的較佳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管殼內部管束的較佳實施例軸向分布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弓形折流板的較佳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4為防渦擋板的較佳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第一管板和第二管板的較佳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未經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90660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