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可上端移液的試管及試管組件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900280.0 | 申請日: | 2017-07-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347561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11 |
| 發明(設計)人: | 韓志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威瑞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M1/24 | 分類號: | C12M1/24;C12M1/00;B01L3/14 |
| 代理公司: | 鄭州睿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偉華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鄭州市高新***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上端 試管 組件 | ||
本實用新型涉及實驗室容器領域,特別是涉及到了一種可上端移液的試管及試管組件。可上端移液的試管包括管體,所述管體的下端為封閉的管底,所述管體的上端設有管口,所述管體的上部于管口的下方設有向管體的徑向外側膨凸的壁膨凸,所述壁膨凸具有在翻轉至低位時供試管內的液體流入以進行移液的凹腔。所述試管組件包括可上端移液的試管和套蓋在包括壁膨凸在內的試管上端的翻蓋式管帽。上述方案解決了現有的試管使用時移液管或吸頭需要插入管底才能移液的不便以及移液器桿插入管體而容易產生交叉污染的問題;而翻蓋式試管組件既可避免分體式管帽脫落和錯配的風險又操作方便。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實驗室容器領域,特別是涉及到了一種可上端移液的試管及試管組件。
背景技術
試管是化學實驗室和生命科學實驗室常用的由玻璃或透明塑料管制成的一種小型容器,其中用于生物細胞或微生物培養的試管也稱作培養管。試管通常包括管體,管體的下端封閉為管底,所述管體的上端設有管口。管口有平口形式和卷口形式,卷口形式即管口的口沿稍向外側凸出,形成外徑大于管體其他部分的外徑的凸緣,便于管體的夾持和管蓋的鎖扣,不易脫落;管底壁可有平底,圓底和圓錐底等不同類型;管體通常為圓柱形結構。現有的試管需要用移液管或移液器吸頭(槍頭)插入管底移液,因此存在一些不便和缺點:例如采用移液管移液不僅操作不便而且移液管比移液槍頭成本高和廢物產生多;而采用移液槍頭移液和接種雖然操作方便,但由于移液器的吸桿和卸槍頭器也可能插入管體內,具有產生交叉污染的風險。因此,如能改變試管的結構,可以在試管的上部進行移液和接種,則可克服上述不便和缺點。
此外,試管有時需要配備防止內部液體蒸發,被污染,濺出或拋灑試管塞,試管蓋或試管帽,例如用于細胞和微生物培養的試管也叫搖菌管或培養管,通常需要配備套置在管口上端一定深度的管帽,不僅保持管口無菌環境,而且還要保持管內外氣體交換,而不是僅用試管塞或試管蓋蓋住管口。目前廣泛使用的生物細胞和微生物培養試管,一般配有雙位鎖扣管帽,當管帽鎖扣夾持在試管管口的防脫凸緣時,管塞僅疏松蓋住管口,從而可進行通氣培養;當進一步按壓管帽,使管塞緊緊插入管口時,能夠實現完全密封。但是,由于雙位鎖扣管帽套蓋在管體的上端需要一定深度以確保無菌,無法采用管帽和管體連體的翻蓋形式,而只能采用管帽和管體的分體形式,這樣不僅不方便單手操作,而且潛在管帽脫落和錯配的風險。此外,當管塞密封狀態時,直接上拔管帽容易導致管內液體濺出,從管帽下沿上推管帽,特別是用拇指和食指夾持并上推管帽其它3指和手掌夾持管體的單手操作,容易使手指觸碰管口造成污染。
雖然有些現有的試管組件為管體和管蓋連體的翻蓋式試管組件,但其鉸鏈通常設置在近管口緣水平,如德國eppendorf管以及專利號為US7717284 B2的美國專利中所公開的翻蓋式試管組件,其管蓋與管體之間的鉸鏈均設置在管口的上沿水平,無法對管口和管體上端進行套蓋以確保無菌,因此不適合用于無菌培養的用途。如果既要管帽和管體的一體化翻蓋形式,又要將鉸鏈設置在管口水平面以下,就像現有的翻蓋式飲料瓶一樣,翻蓋的側壁與管口之間需要保持足夠大的空間以確保蓋側壁在翻轉過程中不受管口的阻礙,這樣就必須使管口縮小或管帽側壁徑向擴大,管口縮小不利于移液和接種,而擴大管帽側壁勢必在管帽側壁與管體和管口之間形成大的間隙及環境空氣流動對管口的污染潛在風險,而且套蓋管體上端越深,要求管帽側壁徑向擴大越大,其間隙也越大,結果是管帽不是套蓋在管體上端上,而是罩蓋在管口上無法保證管口不被污染。因此,需要研發新型的試管及其試管組件以滿足上端移液,單手翻蓋操作以及適合無菌培養的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上端移液的試管,以解決現有的試管采用移液器吸頭需要插入管底才能移液而容易產生交叉污染和使用不方便的問題。同時,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使用了該試管的試管組件。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中可上端移液的試管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威瑞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未經鄭州威瑞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90028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