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電動滑閥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895966.5 | 申請日: | 2017-07-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972642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06 |
| 發明(設計)人: | 王寶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F15B13/02 | 分類號: | F15B13/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40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電動 滑閥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液壓閥,具體涉及一種新型電動滑閥。
背景技術
新型電動滑閥通常用在航空航天應用中,新型電動滑閥在穩態情況下性能良好。然而,在啟動瞬態中存在問題,在此期間,滑閥的響應速度緩慢。在某些情況下,存在于直升機的主轉子和尾部轉子的主要伺服系統中,這種緩慢的響應可能導致飛行控制計算機(FCC)關閉液壓系統。
實用新型內容
1、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相應緩慢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電動滑閥。
2、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新型電動滑閥,包括:設置在歧管內軸向移動的流量控制閥,設置在所述流量控制閥的第一端面的位置反饋裝置,以及端蓋,其設置在所述第一端面上,以便在所述端蓋和所述流量控制閥的第一端面之間形成第一高壓空間。
進一步的,所述端蓋圍繞所述流量控制閥形成機械密封。
進一步的,所述端蓋設置在流量控制閥和歧管之間,相對于流量控制閥和歧管自由移動。
進一步的,具有第一高壓空間和第二高壓空間,第一高壓空間具有與形成在流量控制閥的第二斷面處的第二高壓空間基本相同的容積。
進一步的,設置有形成在所述流量控制閥內并且提供到所述第一高壓空間的流體連接的導管。
3、有益效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新型電動滑閥的有益效果在于:
設置反饋裝置減少了在啟動瞬態中存在的滑閥的響應速度緩慢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的一種新型電動滑閥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新型電動滑閥1,第一級2,扭矩馬達3,噴射管4,接收器5,第二級6,歧管7,流量控制閥8,第一導管9,第一端面10,第二導管11,第二端面12,管道13,反饋線14,反饋裝置15,第一傳感器部分16,第二傳感器部分17,端蓋20,環形室21,徑向鉆孔22,軸向鉆孔23,空腔24
具體實施方式
在下文中,將參考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進行詳細地描述,依照這些詳細的描述,所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清楚地理解本實用新型,并能夠實施本實用新型。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原理的情況下,各個不同的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進行組合以獲得新的實施方式,或者替代某些實施例中的某些特征,獲得其它優選的實施方式。
圖1示出了依照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構成的一種新型電動滑閥。如圖1示出了兩級新型電動滑閥1,通過第一級2將小電信號轉換為比例液壓流;第一級2包括扭矩馬達3、噴射管4和接收器5。第二級6由歧管7和流量控制閥8(即流量控制閥)組成。
小電流施加到扭矩馬達3,扭矩馬達3旋轉帶動噴射管4向左或向右旋轉(如圖所示)。噴射管4產生的角運動使流體從高壓供應源PS通過管道13提供引導,通過流量控制閥8的第一導管9通向第一端面10或通過第二導管11通向第二端面12上。噴氣管4的任何泄漏通過管路PR返回。
當流量控制閥8的第一端面10的壓力增加時,可推動流量控制閥8在歧管7內移動。例如,如果噴射管4旋轉以使其被引向圖中左側,從噴射管4出來的高壓流體被供給到流量控制閥8的第一端面10,使得流量控制閥8向右移動。流量控制閥8的這種移動允許來自供應口PS的高壓流體流過第一室出口C1。另一方面,如果噴射管4旋轉以使其被引向圖中右側,從噴射管4出來的高壓流體被供給到流量控制閥8的第二端面12,使得流量控制閥8向左移動,流量控制閥8的這種移動允許來自供應口PS的高壓流體流過第二室出口C2。反饋線14是連接在噴射管4和流量控制閥8的中心之間的彈簧。當流量控制閥8被驅動到其指令位置時,反饋線14被拉動,從而反饋線14又將噴射管4拉回中心,達到所需位置后的平衡位置。不通過第一室出口C1或第二室出口C2的所有高壓流體都通過返回回路PR排出。
也就是說,施加到扭矩馬達3的電流導致噴射管4的角位移和流量控制閥8端部10,12處的壓力不平衡。該壓力和隨后的負載不平衡由反饋線14和流量控制閥8位移直到通過重新集中噴射管4使力平衡。
通過電氣位置反饋以增加的控制回路干擾抑制性并提供額外的魯棒性,提供故障監控功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未經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89596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