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雙層陶瓷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887958.6 | 申請日: | 2017-07-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693368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07 |
| 發明(設計)人: | 郝若詩;桂富榮;張煜;陳曦 | 申請(專利權)人: | 云南省高原特色農業產業研究院;上海牧圖工業產品設計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G19/14 | 分類號: | A47G19/14;A47G19/22;C04B3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京滬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35 | 代理人: | 阮玉欣 |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盤龍***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分件 本實用新型 雙層結構 雙層陶瓷 陶瓷產品 復雜形態 陶瓷部件 陶瓷茶具 陶瓷結構 粘接成型 逐漸增大 最大截面 隔熱的 茶具 防燙 燒制 陶瓷 造型 應用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雙層陶瓷結構,包括本體,所述本體分為兩個及以上的分件,該分件中部分或全部為一端至另一端逐漸增大或縮小的雙層結構的陶瓷分件。該陶瓷結構可應用于茶具中。將復雜形態的陶瓷產品,從形態最大截面分件,并根據需求將某一件或者多件做成雙層結構以達到防燙隔熱的目的,再將這些陶瓷部件互相粘接成型最后燒制。本實用新型為陶瓷產品設計提供一個新的造型方向。為陶瓷茶具的更多豐富,優美的形態提供了可能。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陶瓷結構,尤其涉及一種雙層陶瓷結構。
背景技術
一般陶瓷制品的防燙隔熱都以增加把手和雙層陶瓷兩種形式。但是傳統的雙層結構,在成型時要保證能出模,只能使用上大下小或上小下大的結構。因此形態、結構相對單一,造型局限,應用面小。一般只能用于上大下小的茶杯、茶碗等。而茶壺和勻杯的形態變化豐富,傳統雙層并不適用,只能采用把手形式進行防燙隔熱,使茶具的造型受到局限。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雙層陶瓷結構,其目的在于解決傳統雙層陶瓷茶具造型局限,結構形態單一的問題。
一種雙層陶瓷結構,包括本體,所述本體分為兩個及以上的分件,該分件中部分或全部為一端至另一端逐漸增大或縮小的雙層結構的陶瓷分件。
進一步的,所述本體中各分件通過粘接燒制而成。
進一步的,所述本體通過其形態最大的截面分為上分件和下分件兩個分件,其中上分件為雙層結構的陶瓷分件,下分件為單層結構的陶瓷分件。
進一步的,所述本體通過其形態最大的截面分為前分件和后分件兩個分件,其中前分件為從本體底部延伸至本體嘴部的分件,后分件為包括本體后部、兩側部以及上開口部的分件,其中后分件為雙層結構的陶瓷分件,前分件為單層結構的陶瓷分件。
進一步的,所述本體中雙層結構的陶瓷分件外側一體成型設有凸粒和/或防滑條。
進一步的,茶具為茶壺、勻杯或其他陶瓷茶具。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適合復雜外觀的新型隔熱陶瓷結構,尤其應用于茶具中。該結構的成型結合了傳統陶瓷注漿成型與一般工業產品的分件方式,將復雜形態的陶瓷產品進行分件,使其中部分或全部為一端至另一端逐漸增大或縮小的結構,此結構在通過注漿成型制成雙層結構時,能夠方便進行脫模,從而通過將某一件或者多件做成雙層結構以達到防燙隔熱的目的,再將這些陶瓷部件互相粘接成型最后燒制。本實用新型為陶瓷產品設計提供一個新的造型方向。為陶瓷茶具的更多豐富,優美的形態提供了可能。而且燒制成型率高,形態便于抓握,壺身溫度為適宜,具有極好的手感。此外,雙層結構的陶瓷分件外側通過凸粒或防滑條的設計使得陶瓷器具能更加方便持握,并且便于使用者區分雙層結構和單層結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中茶壺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勻杯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將結合以下實施例進行進一步的闡述。
實施例一
參照圖1,一種雙層陶瓷茶壺,包括本體以及壺蓋15,本體以其形態最大點為截面13為分件線分為一端至另一端逐漸增大的前分件12和后分件11兩個分件。其中前分件12從本體底部延伸至本體嘴部,后分件11包括本體后部、兩側部以及上開口部。并且其中后分件11為雙層結構的陶瓷分件,其側壁由雙層陶瓷圍合形成空腔結構14,前分件12為單層結構的陶瓷分件,其側壁為單層陶瓷結構。前、后兩個分件通過粘接燒制成型,并且后分件11上設置有凸粒16和防滑條17。
實施例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云南省高原特色農業產業研究院;上海牧圖工業產品設計有限公司,未經云南省高原特色農業產業研究院;上海牧圖工業產品設計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88795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