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雙端管LED燈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886330.4 | 申請日: | 2017-07-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005801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13 |
| 發明(設計)人: | 馬志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邁亮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1K9/27 | 分類號: | F21K9/27;F21K9/278;F21V29/503;F21V29/508;F21V29/85;F21V19/00;F21V17/16;F21V17/12;F21V3/02;F21V3/06;F21V23/06;F21Y115/1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漢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44399 | 代理人: | 韋鰲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光明新***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雙端管 led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照明燈具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雙端管LED燈。
背景技術
周知,雙端管燈具是照明燈具中的一個重要燈具類別,傳統的雙端管燈具主要有雙端管鹵素燈、雙端管金鹵燈和雙端管LED燈等;其中,R7S LED燈即是雙端管LED燈中的一種,其是按照雙端管的長度標準和R7S燈頭接口作出來的,由于其具有光效高、壽命長、節能環保等突出優點而被廣泛使用在諸如廣告照明、園林景觀照明、酒店外墻照明、工廠車間照明、停車場照明、服裝店照明等等場合。目前,現有的R7S雙端管LED燈由于結構設計的不甚理想,導致其普遍存在結構相對復雜、拆裝維護不便、散熱效果差等諸多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雙端管LED燈。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雙端管LED燈,它包括透光燈管、置于透光燈管內并與透光燈管同軸分布的散熱內柱、卷繞于散熱內柱的外周面上的LED柔性燈板、置于散熱內柱內且集成有驅動電源的驅動控制板以及兩個分別插套于透明燈管的兩個端口內且內端與散熱內柱的外端相抵接的散熱燈頭,每個所述散熱燈頭內均插套有一與驅動控制板電連接的燈頭觸點。
優選地,所述散熱燈頭包括置于透明燈管的外端側的過線管部、由過線管部的內端面沿軸向方向向內延伸后形成并環繞過線管部的內端口分布的定位管部以及由定位管部的內端面沿軸向方向向內延伸后形成且外徑小于定位管部的外徑的銜接管部;所述燈頭觸點由過線管部的外端側插套于過線管部內,所述散熱內柱的外端部對位插套于定位管部內,所述銜接管部插套于透明燈管的外端部內,且所述透明燈管的外端面與定位管部的內端面相抵。
優選地,所述定位管部的內周壁上設置有至少一個沿軸向分布的定位卡條,所述散熱內柱的外端部的周壁上開設有用于供定位卡條對位嵌合的定位缺口。
優選地,所述散熱燈頭內還開設有若干個沿軸向方向順序地貫穿于定位管部的周壁和銜接管部的周壁分布的緊固裝配孔。
優選地,所述散熱內柱為一由陶瓷材料制成的管狀結構體。
優選地,所述透明燈管為一由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的管狀結構體。
優選地,所述透明燈管為一由PC材料或玻璃制成的管狀結構體。
優選地,所述燈頭觸點包括一內端部的軸向截面形狀呈圓錐形或圓臺形并與驅動控制板電連接的觸頭部以及一形成于觸頭部的外端且外徑大于觸頭部的外徑的堵頭部,所述堵頭部的外端面上沿軸向方向向內凹陷后形成有一軸向截面形狀呈圓錐形或圓臺形的觸點凹槽。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實用新型通過采用柔性燈板并使其以纏卷的方式裝配于散熱內柱上,可在實現LED燈的360度發光效果;利用散熱內柱與散熱燈頭之間的結構關系可實現對燈板和控制板的充分的散熱,并在擴大燈具的散熱面積的同時,有利于對燈具進行快速的拆裝維護;集成有驅動電源的驅動控制板可避免為燈具配置外置的電源轉換器件,使燈具可直接使用,極大地簡化了整個燈具的結構;其結構簡單緊湊、散熱效果及發光效果顯著、安裝使用及拆解維護方便快捷,具有很強的實用價值和市場推廣價值。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分解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截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可以由權利要求限定和覆蓋的多種不同方式實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邁亮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邁亮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88633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信息處理設備和信息處理方法
- 下一篇:顯示裝置、用戶終端及其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