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指紋識別模組及手持終端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884054.8 | 申請日: | 2017-07-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975663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06 |
| 發明(設計)人: | 胡俊;謝云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昌歐菲生物識別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B41F15/08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鄧云鵬 |
| 地址: | 330029 江西省***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指紋識別 模組 手持 終端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指紋識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指紋識別模組及手持終端。
背景技術
隨著各種電子產品的不斷發展,其唯一性、安全性、保密性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指紋識別技術現已基本普及應用于各種電子產品中。
在將指紋識別模組應用于手機等手持終端時,為了達到外觀的一致性,指紋識別模組的顏色通常需要與手持終端的整體色調保持一致。目前,主要是采用蓋板顏色來實現指紋識別模組的顏色區分。
用戶在手持終端的使用過程中總希望有多種不同的體驗。例如,體驗指紋識別模組不同的外觀顏色。但是,傳統的指紋識別模組一旦組裝成型后,其顏色是固定的。也就是說,用戶若想有多種體驗,就得更換手持終端。然而,對于一般消費者來說,頻繁更換手持終端是不現實的,故傳統的指紋識別模組導致用戶體驗較差。
實用新型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現有指紋識別模組導致用戶體驗較差的問題,提供一種能有效提升用戶體驗的指指紋識別模組及手持終端。
一種指紋識別模組,包括:
基板;
指紋傳感器,設置于所述基板一側并與所述基板電連接;
位于所述基板一側的封裝層,所述指紋傳感器封裝于所述封裝層內;及
絲印于所述封裝層上的變色標識層,所述變色標識層形成預設圖案,所述變色標識層為光致變色油墨層、感溫變色油墨層及光致蓄光油墨層中的任意一種或兩種及以上的組合;
其中,所述光致變色油墨層的顏色隨光照參數對應變化,所述溫感變色油墨層的顏色隨溫度參數對應變化,所述光致蓄光油墨層用于存儲光能并將存儲的光能轉化成熒光。
變色標識層形成的預設圖案可起到標識作用。進一步的,在光照參數或溫度參數發生變化時,變色標識層中的光致變色油墨層或感溫變色油墨層的顏色會對應變化,或者光致蓄光油墨層會進行儲能或發光,從而使得預設圖案呈現出顏色及明暗變化。當用戶在使用包含上述指紋識別模組的手持終端時,隨著使用時間的延續及所處環境的切換,光照參數及溫度參數會發生相應變化,從而導致變色標識層的顏色或明暗程度也隨之改變。因此,無需更換手持終端,用戶便可體驗多種不同的指紋識別模組的外觀顏色。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變色標識層的厚度為4~10微米。
當變色標識層的厚度小于4微米時,其遮光作用有限,且會導致變色標識層本身的顏色較淺,不能很好地起到標示顏色變化的作用。而當變色標識層的厚度過大時,則變色標識層表面平整度難以控制,進而導致平整度不佳。變色標識層的厚度為4~10微米時,能在滿足顏色標示要求的同時,獲得較好的平整度。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還包括絲印于所述變色標識層表面的保護層,所述保護層可透光。保護層對變色標識層起到保護作用,可防止變色標識層過度磨損。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保護層為UV固化層或硬質油墨層。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保護層的厚度為26~28微米。
若保護層的厚度過大,則會導致指紋傳感器表面距離觸摸位置的距離過大,從而影響壓力信號的傳導,進而使得指紋識別模組的靈敏度不足。而保護層的厚度過小,則強度降低起不到保護的作用。保護層的厚度為26~28微米時,能兼顧保護作用及指紋識別模組的靈敏度。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還包括絲印于所述封裝層的表面且呈預設顏色的著色層,所述著色層位于所述變色標識層與所述封裝層之間。著色層使指紋識別模組具有初始顏色,并可通過顏色設置使得指紋識別模組的初始顏色與手持終端的配色保持一致。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著色層的厚度為6~8微米。
著色層的厚度小于6微米時,其本身顏色較淺,其顏色不能較好的反映在指紋識別模組表面。而著色層的厚度大于8微米時,則會導致指紋識別模組中壓力信號的傳導受阻,從而降低指紋識別模組的靈敏度。著色層的厚度為6~8微米時,能在滿足顏色深度要求的同時,盡量減少對指紋識別模組靈敏度的影響。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還包括絲印于所述封裝層上的底漆層,所述底漆層位于所述封裝層與所述著色層之間。底漆層起過渡作用,從而增強著色層與封裝層之間連接的牢固性。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底漆層的厚度為6~8微米。
底漆層的厚度小于6微米時,膜層太薄,不能很好的連接著色層與封裝層。而底漆層的厚度大于8微米時,則可能因膜層太厚而導致表面平整度不足,從而影響著色層的附著。底漆層的厚度為6~8微米時,著色層與封裝層之間的連接更牢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昌歐菲生物識別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南昌歐菲生物識別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88405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指紋的圖像采集設備
- 下一篇:手持終端及其指紋識別模組、指紋封裝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