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改良的油氣輸送管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877663.0 | 申請日: | 2017-07-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145787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27 |
| 發明(設計)人: | 張進德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進德 |
| 主分類號: | F16L9/128 | 分類號: | F16L9/128;F16L57/02 |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新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35203 | 代理人: | 吳成開,徐勛夫 |
| 地址: | 中國香港干諾道西88*** | 國省代碼: | 香港;8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改良 油氣 輸送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輸送管領域技術,尤其是指一種改良的油氣輸送管。
背景技術
目前使用于汽車、火車等發動機上的輸油氣管多采用純硅膠或者AEM/ACM材料制成,純硅膠材料耐高溫和耐低溫但是不耐油,因此存在內外管道破裂的隱患;純AEM/ACM材料雖能耐油,但不耐高溫,且成本高,不利于大量生產使用,所以針對現有的油氣輸送管進行改良,利于解決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改良的油氣輸送管,其有效地解決了存在內外管道破裂的隱患和使用成本高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術方案:
一種改良的油氣輸送管,該油氣輸送管具有一管道,其中,包括有內層、粘合層以及硅膠層;該內層為ACM材質或者AEM材質,該內層中空形成有上述管道;該粘合層包裹在內層的外表面;該硅膠層包裹在粘合層外表面,粘合層將硅膠層和內層粘接在一起。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內層和粘合層采用擠出共擠的方式成型在一起,或者內層和粘合層采用貼片法的方式貼合在一起。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硅膠層的外表面包覆有一外層。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外層為針織布、紡織布或者針織纏繞線。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具體而言,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
通過在內層的外表面包裹有粘合層,粘合層的外表面包裹有硅膠層,硅膠為耐高溫、耐低溫、耐臭氧和抗紫外線材質,粘合層將硅膠層和內層粘接在一起,形成一個多層結構的輸送管,內層采用ACM材質或者AEM材質,ACM材質或者AEM材質具有耐油的特性,從而使本產品耐高溫、耐低溫、耐油和耐環境應力開裂性好等特性,有效解決了內外管道破裂的隱患,且降低了生產成本,更利于大量生產使用。
為更清楚地闡述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征和功效,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的截面示意圖。
附圖標識說明:
10、內層101、管道
20、粘合層30、硅膠層
40、外層。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照圖1所示,其顯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的具體結構,包括有內層10、粘合層20以及硅膠層30。
該油氣輸送管具有一用于輸送油氣的管道101,;該內層10為ACM材質或者AEM材質,該內層10中空形成有上述管道101,AEM材質和ACM材質具有耐油和耐環境應力開裂性好的特性,解決了傳統使用純硅膠制管不耐油的問題;內層10和粘合層20采用擠出共擠的方式成型在一起,從而解決因內層壓布造成的膠管易漏氣和漏油的缺陷,或者內層10和粘合層20采用貼片法的方式貼合在一起,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使內層10和粘合層20粘合在一起,不以局限。
該粘合層20包裹在內層10的外表面。
該硅膠層30包裹在粘合層20外表面,粘合層20將硅膠層30和內層10粘接在一起,硅膠具有良好的耐高溫、耐低溫、耐臭氧和抗紫外線性能,很好的隔絕了高溫進入內層10,從而解決了傳統使用純ACM材質或者AEM材質制管不耐高溫的問題。
該硅膠層30的外表面包覆有一外層40,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外層40為針織布、紡織布或者針織纏繞線。
本實用新型的設計重點在于:
通過在內層的外表面包裹有粘合層,粘合層的外表面包裹有硅膠層,硅膠為耐高溫、耐低溫、耐臭氧和抗紫外線材質,粘合層將硅膠層和內層粘接在一起,形成一個多層結構的輸送管,內層采用ACM材質或者AEM材質,ACM材質或者AEM材質具有耐油的特性,從而使本產品耐高溫、耐低溫、耐油和耐環境應力開裂性好等特性,有效解決了內外管道破裂的隱患,且降低了生產成本,更利于大量生產使用。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范圍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進德,未經張進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87766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