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力學性能好的軸承支座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876234.1 | 申請日: | 2017-07-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005099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13 |
| 發明(設計)人: | 伍華東;黃海明;許業偉;韋勇堅;潘經定;石彬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市威來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C35/00 | 分類號: | F16C35/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一銳專利代理有限公司44369 | 代理人: | 楊昕昕,董云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市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力學性能 軸承 支座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力學性能好的軸承支座,屬于機械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軸承是在機械傳動過程中起固定和減小載荷摩擦系數的部件,一般安裝于軸承支座上,中國專利申請號:201320442027.7公開一種軸承支座,包括本體,本體為一體結構,包括方形結構的安裝塊及連接于安裝塊上端的軸承套體,軸承套體為中心帶有安裝孔的圓弧形結構;于軸承套體的軸線方向,安裝塊的前、后兩側面分別具有相互對稱的弧形凸起,弧形凸起的中心設有螺紋孔;安裝塊的左、右兩側具有相互連通的通槽,安裝塊的前后方向設置有連通通槽的鎖緊螺釘;其結構緊湊,占用空間小,通過在安裝塊上設置中心螺紋孔及于其側面設置有通槽和鎖緊螺釘,大大簡化了安裝過程,提高了安裝效率;但上述技術方案中的軸承支座其垂向受壓能力較弱,當受到較大的垂向壓力時,容易損壞,抗壓能力差,使用壽命較短。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力學性能好的軸承支座,垂向受壓能力強,具有良好的抗壓能力,且使用壽命長。
本實用新型的力學性能好的軸承支座,包括呈圓弧形結構的本體,所述本體由上槽、橡膠和下板構成;所述橡膠設置于上槽和下板之間,且上槽其下端以及下板均嵌入于橡膠中,在上槽和下板之間設置橡膠,提高了其垂向的抗壓能力,若受到壓力時,上槽和下板之間的橡膠能起到緩沖作用,減少上槽和下板磨損,延長了使用壽命;且將上槽和下板嵌于橡膠內,提高了整體的牢固性;所述上槽其中央,位于上槽其前后兩側分別開設有一安裝孔,且兩安裝孔其圓心位于同一直線上;所述下板由水平支撐部和弧形部一體制成;所述水平支撐部設置于弧形部兩端,垂向受力時,通過設置水平支撐部增大底部接觸面積,從而減少受力時的壓強,提高了整體穩定性。
進一步地,所述上槽和下板均由金屬材料制成。
作為優選的實施方案,所述上槽和下板其外側涂有防銹油,有效防止金屬件生銹。
進一步地,所述上槽其縱向截面呈U型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橡膠其左右兩側向內凹陷設置有圓弧。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的力學性能好的軸承支座,在上槽和下板之間設置橡膠,提高了其垂向的抗壓能力,若受到壓力時,上槽和下板之間的橡膠能起到緩沖作用,減少上槽和下板磨損,延長了使用壽命;且將上槽和下板嵌于橡膠內,提高了整體的牢固性;垂向受力時,通過設置水平支撐部增大底部接觸面積,從而減少受力時的壓強,提高了整體穩定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力學性能好的軸承支座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力學性能好的軸承支座的前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力學性能好的軸承支座的A-A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力學性能好的軸承支座的垂向剛度試驗和壓縮高試驗組裝圖。
附圖中的各部件標注為:1-上槽,2-橡膠,3-下板,4-安裝孔,5-圓弧,6-試驗工裝,H-自由高度,31-水平支撐部,32-弧形部。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力學性能好的軸承支座,包括呈圓弧形結構的本體,所述本體由上槽1、橡膠2和下板3構成;所述橡膠2設置于上槽1和下板3之間,且上槽1其下端以及下板3均嵌入于橡膠2中。
其中,所述上槽1和下板3均由金屬材料制成。所述上槽1和下板3其外側涂有防銹油。所述上槽1其縱向截面呈U型結構。所述橡膠2其左右兩側向內凹陷設置有圓弧5。
實施例2: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基本一致,其中,所述下板3由水平支撐部31和弧形部32一體制成;所述水平支撐部31設置于弧形部32兩端;所述上槽1其中央,位于上槽1其前后兩側分別開設有一安裝孔4,且兩安裝孔4其圓心位于同一直線上,其它結構與實施例1一致。
本實用新型的力學性能好的軸承支座的垂向剛度試驗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如圖4所示,將本實用新型的軸承支座放置于試驗臺上,用試驗工裝6組裝好;
第二步,以1mm/min的加載速度垂向加載0~10KN后卸載,如此加載3次;且三次加載中,每次的垂向加載以2KN為增加量依次增重,同時記錄第三次垂向加載時的軸承支座的撓度;
第三步,根據以下公式計算軸承支座的垂向剛度,
垂向剛度=(10-0.4)/(H2-H1),
式中,H1為加載0.4N時的撓度,H2為加載10KN時的撓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市威來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州市威來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87623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