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組合式逃生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861708.5 | 申請日: | 2017-07-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221131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13 |
| 發明(設計)人: | 王文淵;李賀;張富榮;羅浩;劉彬源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2B3/00 | 分類號: | A62B3/00;A62B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11344 | 代理人: | 羅東 |
| 地址: | 101100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組合式 逃生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消防安全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組合式逃生裝置。
背景技術
臨建,是指施工企業為進行工程施工所必須搭設的生活和生產用的臨時建筑物、構筑物和其他臨時設施,指必須限期拆除結構簡易、臨時性的建筑物、構筑物和其他設施,臨時建筑都有規定的使用期限。因其臨時性質,故其消防逃生裝置不可能像固定房屋那樣完整、固定,一旦遭遇火災或地震等災害時,除了災害本身會造成直接人身財產損害或傷害,關鍵時刻人員疏散通道擁堵,很可能造成不需要的擁堵或跳樓等傷亡事故。為了增加逃生方式,使被困人員能夠盡早逃生,減少生命財產損失,為此,需要一種靈活性強,占地面積小,結構緊湊,安裝空間小,可耐高溫的人員疏散逃生裝置。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組合式逃生裝置,本實用新型將普通的逃生桿與彈簧外置式液壓緩沖器結合形成一種用于臨建消防的新型組合式的逃生桿,用于臨建在火災、地震等災害中的人員疏散逃生,并且能減少逃生人員受傷情況的發生。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
一種組合式逃生裝置,包括逃生桿,在所述的逃生桿上還設置了液壓阻尼器,所述的液壓阻尼器中心鏤空,所述的液壓阻尼器中心鏤空半徑大小為50-70mm,包括固定緩沖器外筒(1)、可調彈簧(2)、逃生桿(3)、緩沖阻尼器受撞頭部(4)和緩沖阻尼器彈簧圓盤(5),緩沖阻尼器活塞桿(6),其中所述的緩沖阻尼器受撞頭部(4)和緩沖阻尼器彈簧圓盤(5)緊密連接,所述的逃生桿(3)從上到下穿過液壓阻尼器而設置,且不與液壓阻尼器接觸,所述的緩沖阻尼器活塞桿(6)設置于可調彈簧(2)的內側及逃生桿(3)的外側。
所述的組合式逃生裝置從內向外依次包括逃生桿(3)、逃生桿與緩沖阻尼器間隙(7)、緩沖阻尼器活塞桿(6)、可調彈簧(2)、緩沖阻尼器受撞頭部(4)、緩沖阻尼器彈簧圓盤(5)和緩沖阻尼器固定板(8)。
其中,所述的液壓緩沖阻尼器固定緩沖器外筒(1)長500mm,所述的液壓緩沖阻尼器固定緩沖器外筒(1)在使用過程中埋深300mm,外露200mm。
進一步的,所述的可調彈簧(2)的設置方式為外置式設置。
更進一步的,所述的液壓緩沖阻尼器可調彈簧長度500mm。
或者,所述的緩沖阻尼器彈簧圓盤(5)的半徑可放大至300mm。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1)本實用新型采用在逃生桿下部設置彈簧外置式液壓緩沖器的結構,能夠減少逃生人員受傷。
(2)本實用新型靈活性強,可反復使用,裝卸方便。
(3)本實用新型占地面積小,結構緊湊,安裝空間小,可耐高溫,能保證在火災中的安全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組合式逃生裝置的結構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組合式逃生裝置的俯視圖。
其中:
1、固定緩沖器外筒;2、可調彈簧;3、逃生桿;4、緩沖阻尼器受撞頭部;5、緩沖阻尼器彈簧圓盤;6、緩沖阻尼器活塞桿;7、逃生桿與緩沖阻尼器間隙;8、緩沖阻尼器固定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參見圖1-2: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應理解,在本實用新型范圍內中,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各技術特征和在下文(如實施例)中具體描述的各技術特征之間都可以相互組合,從而構成新的或優選的技術方案。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累述。凡基于本實用新型上述內容所實現的技術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86170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高層逃生裝置
- 下一篇:一種復位方便的高效破窗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