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分體式擋泥板及電動車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859967.4 | 申請日: | 2017-07-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191244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06 |
| 發明(設計)人: | 常杰;胡海寧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臺鈴車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J15/04 | 分類號: | B62J15/04 |
| 代理公司: | 天津濱海科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2211 | 代理人: | 楊慧玲 |
| 地址: | 301701 天***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體式 擋泥板 電動車 | ||
1.一種分體式擋泥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擋泥板(1)和后擋泥板(2),前擋泥板(1)的后端設置有一體的用于與后擋泥板(2)的前端連接的連接部(13),后擋泥板(2)的前端蓋設與連接部(13)上,后擋泥板(2)與連接部(13)之間通過螺栓固定連接,前擋泥板(1)內部腔體的深度大于后擋泥板(2)的內部腔體的深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體式擋泥板,其特征在于:前擋泥板(1)包括前頂壁部(11)和一對前側壁部(12),前頂壁部(11)的中間向上鼓起且其橫截面為圓弧形狀,前頂壁部(11)和前側壁部(12)一體連接,前頂壁部(11)的兩個側邊分別與前側壁部(12)的一邊固接,前側壁部(12)朝外傾斜。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分體式擋泥板,其特征在于:靠近電動車車叉的前側壁部(12)的內側壁上分別設置有相對設置的固定塊(121),前側壁部(12)上相應的設置有固定螺紋孔(1211),固定螺紋孔(1211)貫穿前側壁部(12)和固定塊(121),前側壁部(12)上的固定螺紋孔(1211)為沉孔。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體式擋泥板,其特征在于:后擋泥板(2)包括后頂壁部(21)和一對對稱設置的后側壁部(22),后頂壁部(21)向上鼓出且其橫截面為圓弧形狀,后側壁部(22)分別固接在后頂壁部(21)的兩個邊緣上且朝向輪胎的方向延伸。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分體式擋泥板,其特征在于:后擋泥板(2)的前端內側壁上分別設置有突出于內側壁的第一安裝柱(23)和一對對稱設置的第二安裝柱(24),第一安裝柱(23)和第二安裝柱(24)的軸線方向分別設置有后擋泥板安裝螺紋孔(23′、24′),第一安裝柱(23)位于后頂壁部(21)的中部,第二安裝柱(24)分別設置在后側壁部(22)上,連接部(13)上相應的設置有與第一安裝柱(23)和第二安裝柱(24)對應的第一安裝柱孔(1321′)和第二安裝柱孔(1322′),第一安裝柱(23)和第二安裝柱(24)伸入到第一安裝柱孔(1321′)和第二安裝柱孔(1322′)內,連接部(13)的內壁上設置有與第一安裝柱(23)和第二安裝柱(24)對應的第三安裝柱(1321)和第四安裝柱(1322),第一安裝柱孔(1321′)和第二安裝柱孔(1322′)為分別穿過連接板(132)伸入到第三安裝柱(1321)、第四安裝柱(1322)內的盲孔,第三安裝柱(1321)和第四安裝柱(1322)的軸向方向上還分別設置有連接板安裝螺紋孔(133),連接板安裝螺紋孔(133)分別貫穿第三安裝柱(1321)和第四安裝柱(1322),連接板安裝螺紋孔(133)還貫穿第一安裝柱孔(1321′)和第二安裝柱孔(1322′)。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體式擋泥板,其特征在于:連接部(13)包括豎直板(131)和弧形的連接板(132),連接板(132)的形狀與后擋泥板(2)前部的形狀匹配,豎直板(131)的上部固接在前擋泥板(1)的后端面上,豎直板(131)朝向輪胎的方向延伸,豎直板(131)的下部端面與連接板(132)的前端面固接,連接板(132)朝著遠離前擋泥板(1)的方向延伸,后擋泥板(2)固定在前擋泥板(1)上后,后擋泥板(2)的前端面與豎直板(131)的端面貼合。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體式擋泥板,其特征在于:后擋泥板(2)的后端還設置有向外彎折的防護罩(25)。
8.一種電動車,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1至7任一項所述的分體式擋泥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臺鈴車業有限公司,未經天津臺鈴車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859967.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鏈條保護管
- 下一篇:一種滑板車前擋板的拆裝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