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潛油螺桿泵的撓性連接軸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858004.2 | 申請日: | 2017-07-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943001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30 |
| 發明(設計)人: | 王永江;王佃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濰坊薩伯特精密轉動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C15/00 | 分類號: | F04C15/00;F16C1/08 |
| 代理公司: | 濟南圣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7221 | 代理人: | 趙妍 |
| 地址: | 2610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螺桿 連接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螺桿泵機械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潛油螺桿泵的撓性連接軸。
背景技術
螺桿泵是容積式轉子泵,是依靠由螺桿和襯套形成的密封腔的容積變化來吸入和排出液體的。螺桿泵的特點是流量平穩、壓力脈動小、有自吸能力、噪聲低、效率高、壽命長、工作可靠;而其突出的優點是輸送介質時不形成渦流、對介質的粘性不敏感,可輸送高粘度介質,所以使其應用變得越來越普遍。
但螺桿加工較困難,泵有單吸式和雙吸式兩種結構,但單螺桿泵僅有單吸式,螺桿泵轉子在運轉過程中,既要進行自轉,也要圍繞定子軸線進行公轉,所以轉子與驅動軸之間要有萬向節連接,而潛油螺桿泵所使用的萬向聯軸器體積大,重量大,可靠性低,由于其連接軸在工作時是在做偏心運動,所以連接軸是非常容易受到磨損的,導致使用壽命較短,不進行更換會造成工作質量的降低,而更換新零件會造成原零件的浪費,不利于長期的工作。
發明內容
對于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用于潛油螺桿泵的撓性連接軸,可以實現連接軸的撓性傳動,減少連接軸的磨損,提高使用壽命,減輕工人的勞動負擔。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用于潛油螺桿泵的撓性連接軸,包括軸體,所述軸體設為鈦合金材質,鈦合金增加了軸體的撓性,所述軸體兩端分別設有球頭,所述球頭用于連接兩端的轉子和驅動軸,所述軸體外表面設有噴焊層,所述噴焊層與軸體之間設有互溶層,噴焊層是將固溶性金屬粉末經過重融后在軸體表面形成的類似焊接式的涂層,增加了附著力,防止脫落,同時噴焊層有效的減少了軸體的磨損,增加連接軸的使用壽命。
優選的,所述軸體中間處直徑大于兩端直徑,增加軸體的自身強度,不影響撓性傳動的情況下增加了使用壽命。
優選的,所述球頭采用鎳鉻不銹鋼材料。
優選的,所述噴焊層厚度在0.05-0.5mm,可對連接軸的加工誤差進行補償修復。
優選的,所述噴焊層表面粗糙度為Ra0.4-0.1μm,所述噴焊層表面經磨削加工呈鏡面狀。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表現在:通過鈦合金材質的軸體加強了連接軸的撓性,能夠傳遞較大扭矩,有較好的彈性,耐疲勞強度高,通過在軸體表面設置噴焊層,有效的防止了軸體的磨損,提高了軸體的使用壽命,減少了維護次數,減輕了工作人員的勞動負擔。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用于潛油螺桿泵的撓性連接軸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用于潛油螺桿泵的撓性連接軸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1-軸體、2-球頭、3-互溶層、4-噴焊層。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2所示的一種用于潛油螺桿泵的撓性連接軸,包括軸體1,所述軸體1設為鈦合金材質,鈦合金增加了軸體1的撓性,所述軸體1中間處直徑大于兩端直徑,增加軸體1的自身強度,不影響撓性傳動的情況下增加了使用壽命,所述軸體1兩端分別設有球頭2,所述球頭2用于連接兩端的轉子和驅動軸,所述球頭2采用鎳鉻不銹鋼材料,所述軸體1外表面設有噴焊層4,所述噴焊層4與軸體1之間設有互溶層3,噴焊層4是將固溶性金屬粉末經過重融后在軸體表面形成的類似焊接式的涂層,增加了附著力,防止脫落,同時噴焊層4有效的減少了軸體1的磨損,增加連接軸的使用壽命,所述噴焊層4厚度在0.05-0.5mm,可對連接軸的加工誤差進行補償修復,所述噴焊層4表面粗糙度為Ra0.4-0.1μm,所述噴焊層4表面經磨削加工呈鏡面狀。
以上內容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所作的舉例和說明,所屬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離實用新型的結構或者超越本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濰坊薩伯特精密轉動設備有限公司,未經濰坊薩伯特精密轉動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85800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