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手術無影燈光引擎及無影燈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857021.4 | 申請日: | 2017-07-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471413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08 |
| 發明(設計)人: | 郭宇峰;王峰;李自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碧健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1S10/00 | 分類號: | F21S10/00;F21V7/04;F21V7/22;F21V13/12;F21V19/02;F21V29/503;F21V29/83;F21V14/02;F21W131/205;F21Y115/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漢聲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國中 |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閔行區景***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本實用新型 引擎框架 手術無影燈 光引擎 無影燈 下框架 光學整形 光源模塊 上框架 色溫 標準化模組 集成一體化 彩虹現象 傳統手術 集成應用 模塊安裝 自由調節 散光 出射光 高品質 可調節 冷光源 新光源 燈體 光質 混光 力臂 替換 照射 兼容 調控 靈活 制造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手術無影燈光引擎及無影燈,包括光源模塊、光學整形模塊以及引擎框架,其中:所述引擎框架包括上框架和下框架,上框架和下框架通過力臂連接;所述光源模塊連接所述引擎框架的下框架;所述光學整形模塊安裝在所述引擎框架上。本實用新型集成一體化光引擎標準化模組,集成應用了LED新光源技術小型化、冷光源光質好、超長壽命、亮度及色溫可調節的優點;本實用新型設計制造標準,確保產品的一致性,并且還可與傳統手術無影燈燈體兼容替換,自身可靠性高,更換方便;本實用新型實現高品質色溫混光調控技術,避免產生不可控散光及彩虹現象,影響手術無影燈使用效果,本實用新型能夠自由調節出射光的照射范圍,靈活方便。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光引擎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手術無影燈光引擎及無影燈。
背景技術
手術無影燈用來照明手術部位,以最佳地觀察處于切口和體腔中不同深度的小的、對比度低的物體。由于施手術者的頭、手和器械均可能對手術部位造成干擾陰影,因而手術無影燈就應設計得能盡量消除陰影,并能將色彩失真降到最低程度。此外,無影燈還須能長時間地持續工作,而不散發出過量的熱,因為過熱會使手術者不適,也會使處在外科手術區域中的組織干燥。
目前市場上LED光源產品大多采用的分散布燈(如滿天星方案)、RGB光源單色混光調色溫技術,但是不能夠解決目前LED光源無影燈調光色散彩虹現象及色溫調節的穩定可靠性等技術難題。本實用新型基于LED新光源技術,即通過雙色溫光源并結合自主設計研發的光源模塊、光學整形部件,有效實現LED光引擎整體替換或基于此設計的新型手術無影燈新光源技術方案。
申請號為201310684708.9的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光引擎裝置,包括一底座、一光源模塊、一集光單元、一光學模塊與一套筒。該光源模塊具有一發光二極管單元與一基板。該集光單元具有一第一開口、一杯體與一第二開口。該第一開口容置該發光二極管單元。該第一開口與該第二開口分別地形成在該杯體的兩側。該光學模塊具有一接口部與一透鏡部,該接口部的一側堆疊在該第二開口上,以及在該接口部的另一側形成該透鏡部。該套筒具有一第一通口、一筒體與一第二通口,該第一通口固定在該底座,該筒體包覆該光源模塊、該集光單元與至少一部分的該光學模塊。該發光二極管單元產生的光線通過一次光學作用與二次光學作用,而調整出射光的光形及光強度。但是上述專利文獻公開的光引擎裝置的出射光的面積以及覆蓋范圍不能夠根據需要進行調節;相比于專利文獻,本實用新型采用了雙色溫LED光源,其色溫能夠根據需要自由調節,本實用新型設置有透鏡、導光柱以及反射裝置三重光學整形裝置,在不改變光源數量以及出光面積的情況下有效的實現了良好的 混光,并且實現了恒定光源照度下的色溫調節。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手術無影燈光引擎及無影燈。
根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手術無影燈光引擎,包括光源模塊、光學整形模塊以及引擎框架,其中:所述引擎框架包括上框架和下框架,上框架和下框架通過力臂連接;所述光源模塊連接所述引擎框架的下框架;所述光學整形模塊安裝在所述引擎框架上。
優選地,所述光學整形模塊包括透鏡、導光柱以及反射裝置;
所述下框架呈中空結構;
所述透鏡和導光柱設置在下框架內;
所述反射裝置設置在上框架內;
所述上框架和下框架同軸設計。
優選地,所述反射裝置包括反射錐面以及固定座,其中:所述反射錐面設置在固定座的底部;所述反射錐面為圓錐曲面;所述固定座設置在所述上框架上。
優選地,所述固定座的側面上設置有限位孔,上框架的內壁上設置有與限位孔對應的圓柱凸起,限位孔和圓柱凸起穿插組合實現固定座在上框架軸向方向的上下滑動。
優選地,沿上框架或者下框架軸向方向,光源模塊、透鏡、導光柱、反射裝置自下而上依次設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碧健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碧健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85702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