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可重構為1至6自由度的可變剛度的TBM掘進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20855999.7 | 申請日: | 2017-07-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348866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11 |
| 發(fā)明(設計)人: | 徐尤南;劉辛軍;徐濟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東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E21D9/11 | 分類號: | E21D9/11 |
| 代理公司: | 南昌市平凡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事務所 36122 | 代理人: | 姚伯川 |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南***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可重構 自由度 可變 剛度 tbm 掘進 裝置 | ||
一種可重構為1至6自由度的可變剛度的TBM掘進裝置,包括支承環(huán)(2)、推進器(3)和支撐器(4)。所述支承環(huán)串接推進器,再串接支撐器,構成混聯(lián)式掘進裝置。所述推進器由6組液壓缸組成,每組液壓缸又由1?4個推進缸(3C)組成;推進缸其推進缸左關節(jié)(3L)連接支承環(huán),其推進缸右關節(jié)(3R)連接支撐器。推進器(3)設置了第一類推進缸驅動件選通閥(31YF)和第二類進缸驅動件選通閥(32YF)或組內驅動件重構閥(21YT)和組間驅動件重構閥(22YT),重構其構型。每個推進缸設有推進缸驅動模式設定閥(3XT),改變其結構剛度。本實用新型裝置可重構推進缸驅動件、重設推進缸驅動模式,改變其構型及結構剛度,提高對不同掘進面工作環(huán)境的適應性強。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重構為1至6自由度的可變剛度的TBM掘進裝置,屬掘進機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公知的TBM掘進裝置包括支撐器、推進器、換步器、調向器四個部分,分別完成支撐功能、推進功能、換步功能、調向或糾偏功能;所述裝置還包括由推進器推動可向前滑動的支承環(huán),支承環(huán)上安裝有刀盤系統(tǒng),做隧道的切削工作。廣泛應用的TBM掘進裝置多為2-4自由度的少自由度機構,在掘進時有的不能調坡或調向,造成隧道曲線或軸線偏差,需要專門的調向機構事后做糾偏工作。有的雖能調向,但由于位置與姿態(tài)兩者間產(chǎn)生相互偶合作用,調姿后將產(chǎn)生新的軸線位置偏差,反之亦然。
為解決所述問題,一種公知的12缸并聯(lián)式掘進裝置,具有完全的6自由度,但其相臨兩推進缸之間呈楔形即V字型布局,推進缸傾斜角度有限,致使其橫向剛度偏小,抗偏能力弱,易于造成線路軸線位置偏差,機構所能提供的橫向糾偏力小,其軸線位置偏差糾偏難。
公知的TBM掘進裝置,未能針對掘進面的不同工況條件,給出機構重構方法,以適應掘進面上過硬或軟硬程度不均巖層的切削,以致造成成洞偏差大或推進能力低下。
綜上所述,公知的TBM掘進裝置存在以下問題:一是有的抗偏能力弱;二是有的調向能力低;三是對不同地質環(huán)境的適應性差。尚不存在推進作業(yè)同時實現(xiàn)精準調向,抗偏能力強,糾偏能力好,可重構且可變剛度的TBM掘進裝置。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xiàn)有的TBM掘進裝置存在的上述問題,提出一種可精準調向、可重構為1至6自由度的可變剛度的TBM掘進裝置。
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可重構為1至6自由度的可變剛度的TBM掘進裝置,包括支承環(huán)、推進器和支撐器,所述支承環(huán)串接推進器,再串接支撐器,構成混聯(lián)式掘進裝置;所述推進器由6組液壓缸組成,每組液壓缸又由1或4個推進缸組成;所述推進缸通過推進缸左關節(jié)連接支承環(huán),所述推進缸通過推進缸右關節(jié)連接支撐器;所述的推進缸左關節(jié)和推進缸右關節(jié)為球鉸或萬向鉸。
所述支撐器是以中心支架為定平臺,3個支撐腿并聯(lián),所構成的三足并聯(lián)裝置;支撐腿末端裝有撐靴,驅動支撐腿可使撐靴作徑向運動。
所述推進缸設置了推進缸進油口和推進缸回油口,用于推進缸與閥的連接和推進缸的動作控制。
所述推進器設置了組內驅動件重構閥、組間驅動件重構閥,或第一類推進缸驅動件選通閥、第二類進缸驅動件選通閥,用于所述裝置自由度的重構;設置了推進缸驅動模式設定閥,用于改變推進機構的結構剛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東交通大學,未經(jīng)華東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855999.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