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基于圖像識別的煙霧檢測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851675.6 | 申請日: | 2017-07-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440951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01 |
| 發明(設計)人: | 姜兆公;任尚今;鄭鴻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瓏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8B17/00 | 分類號: | G08B17/00;G08B17/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碩力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 地址: | 200000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視頻攝像機 自檢裝置 數據通訊模塊 煙霧檢測系統 中央處理器 圖像識別 支架 煙霧 視頻采集模塊 視頻采集裝置 視頻信號發送 本實用新型 火焰發生器 攝像機位置 煙霧發生器 測試監控 惡劣環境 分析處理 合理設置 檢查系統 實時畫面 視頻信號 監測點 可監控 攝錄 自檢 戶外 測試 監測 分析 維護 | ||
本實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種基于圖像識別的煙霧檢測系統,包括中央處理器,視頻采集裝置,視頻攝像機,數據通訊模塊和自檢裝置;視頻采集模塊通過數據通訊模塊接收視頻攝像機的視頻信號并將視頻信號發送至中央處理器進行分析處理;自檢裝置包括自檢支架以及設置在支架上的火焰發生器和煙霧發生器。通過對視頻攝像機所攝錄的實時畫面進行分析來判斷是否有火焰或煙霧發生,可極大減少固定監測點的設置,尤其適用于戶外惡劣環境。通過合理設置攝像機位置,便可監控較大范圍內的火焰和煙霧。通過自檢裝置,可在維護工作中檢查系統的有效性,還可在測試工作中,測試監控畫面中不同位置的監測效果。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煙霧檢測,尤其是一種基于圖像識別的煙霧檢測系統,屬于消防監控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由于火災發生時,會伴隨著大量的有害煙霧和粉塵,空氣受熱后會上升,同理,煙霧也是向上擴散的。由于煙霧擴散迅速且體積大,人們通常會先發現煙霧,再發現火焰。傳統的火災報警系統,是通過在固定位置設置紅外或煙霧傳感器來對火災進行監控,這種固定監測的方式在穩定的室內環境下非常有效。但是在室外環境中,這種固定監測的方式受環境影響極大,容易產生誤報或者漏報。以室外煙霧傳感器為例,這種傳感器通常是以檢測某一氣體的濃度來作為觸發警報的閾值,在室外環境中,若風力或風向發生改變,導致起火點或者氣體泄漏點的煙霧濃度降低或者氣體無法飄散到煙霧傳感器所在位置,那么這個煙霧傳感器就無法檢測到正確的數據信息,一味的增加監測點的密度,無疑會增加設備的采購、安裝、維護成本。此外,在實際使用和維護中,去判別每個監測點是否能有效工作,需要一一單獨測試,極大增加了操作者的工作量。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基于圖像識別的煙霧檢測系統,利用圖像識別技術快速識別和定位煙霧發生位置,同時便于安裝和維護。
這種基于圖像識別的煙霧檢測系統,包括中央處理器,視頻采集裝置,視頻攝像機,數據通訊模塊和自檢裝置;視頻采集模塊通過數據通訊模塊接收視頻攝像機的視頻信號并將視頻信號發送至中央處理器進行分析處理;自檢裝置包括自檢支架以及設置在支架上的火焰發生器和煙霧發生器。
進一步的,所述自檢裝置還包括自檢狀態開關,用于發送自檢狀態信號。中央處理器接收到自檢狀態信號后,進入自檢狀態,不會觸發其他報警模式。
所述數據通訊模塊包括有線通訊模塊和無線通訊模塊。無線通訊模塊作為有線通訊模塊的冗余備份,當在預設時間內未能通過有線通訊模塊取得數據,則自動切換至無線通訊模塊進行數據傳輸。
所述無線通訊模塊采用WIFI模塊。
所述自檢支架為可伸縮支架。
所述火焰發生器包括電子打火器,儲氣罐和火焰噴嘴。
所述煙霧發生器包括蒸發器,儲水罐和煙霧噴嘴。
采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優勢在于:
1.通過對視頻攝像機所攝錄的實時畫面進行分析來判斷是否有火焰或煙霧發生,可極大減少固定監測點的設置,尤其適用于戶外惡劣環境。通過合理設置攝像機位置,便可監控較大范圍內的火焰和煙霧。
2.通過自檢裝置,可在維護工作中檢查系統的有效性,還可在測試工作中,測試監控畫面中不同位置的監測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系統架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我們結合附圖和具體的實例來對這種基于圖像識別的煙霧檢測系統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瓏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瓏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85167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