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油井液處理車攪籠攪拌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848085.8 | 申請日: | 2017-07-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463022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08 |
| 發明(設計)人: | 于焉君;李超;丁獻國;楊慶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通化石油化工機械制造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F7/00 | 分類號: | B01F7/00 |
| 代理公司: | 通化旺維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22205 | 代理人: | 王偉 |
| 地址: | 134000 吉林省通***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攪拌葉輪 攪拌裝置 攪拌軸 油井液 儲液 攪籠 葉片 十字滑塊聯軸器 本實用新型 間隔設置 攪拌效果 螺旋推進 油田洗井 軸承座 廢液 排出 前向 豎向 污濁 沉淀 增設 排放 貫穿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油田洗井設備,即油井液處理車攪籠攪拌裝置。他包括儲液罐內沿長度方向貫穿兩端連接的攪拌軸,攪拌軸上間隔設置多組攪拌葉輪,攪拌軸兩端通過十字滑塊聯軸器與軸承座連接。攪拌葉輪的葉片與中心呈60度角。在儲液罐內增設橫向、豎向攪拌裝置,隨時啟動,避免污濁液沉淀,便于排放干凈。攪拌葉輪的葉片與中心呈60度角,以便形成從前向后螺旋推進,便于排出廢液,攪拌效果好。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油田洗井設備,即油井液處理車攪籠攪拌裝置。
背景技術
在現有技術中,油田洗井液從井下排放出來到等候在井口的油井液處理車中,然后轉運,其缺點是油井液處理車內的污濁液容易沉淀,卸車時易殘留,排放不凈,占用儲液罐空間,積到一定厚度時需要工人進入罐內清理,不安全而且強度也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種避免污濁液沉淀,便于排放攪拌效果好的油井液處理車攪籠攪拌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油井液處理車攪籠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儲液罐內沿長度方向貫穿兩端連接的攪拌軸,攪拌軸上間隔設置多組攪拌葉輪,攪拌軸兩端通過十字滑塊聯軸器與軸承座連接。攪拌葉輪的葉片與中心呈60度角。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1、在儲液罐內增設橫向、豎向攪拌裝置,隨時啟動,避免污濁液沉淀,便于排放干凈。2、攪拌葉輪的葉片與中心呈60度角,以便形成從前向后螺旋推進,便于排出廢液,攪拌效果好。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附圖說明
圖1是帶攪籠裝置的油井液處理車結構簡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圖。
圖3是攪拌軸結構簡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3,零部件名稱如下:汽車底盤1,儲液罐2,攪籠攪拌裝置3,攪拌軸4,攪拌葉輪5,豎向攪拌器6,豎向攪拌軸7,攪拌輪8,葉片9,十字滑塊聯軸器10,軸承座11,進液口12,排污口13,軸承14,軸套15。
參見圖2、3,油井液處理車攪籠攪拌裝置,包括儲液罐內沿長度方向貫穿兩端連接的攪拌軸4,攪拌軸4上間隔設置多組攪拌葉輪5,攪拌軸4兩端通過十字滑塊聯軸器10與軸承座11連接。
參見圖1,帶攪籠裝置的油井液處理車,包括汽車底盤1,汽車底盤1上的儲液罐2,儲液罐2上帶有進液口12、排污口13,儲液罐2內底部設有攪籠攪拌裝置3。攪籠攪拌裝置3是沿儲液罐2長度方向貫穿兩端橫向設置一個(根據需要也可并排設置兩個),它包括攪拌軸4,攪拌軸4上間隔設置多組攪拌葉輪5(圖中為4個)。攪拌葉輪5的葉片9與中心呈60度角,以便形成從前向后螺旋推進,便于排出廢液。
攪拌軸4兩端通過十字滑塊聯軸器10與軸承座11連接,可補償安裝及運轉時兩軸間的相對位移。攪拌軸4中間有軸承14支撐連接,攪拌軸4可以采用兩段軸連接。如兩段軸通過軸套15或軸桿連接。
儲液罐2內上部向下設有一個以上豎向攪拌器6(圖中為2個)。豎向攪拌器6包括豎向攪拌軸7,豎向攪拌軸7上間隔設置多組攪拌輪8。
攪籠攪拌器3、豎向攪拌器6由液壓馬達動力帶動。
上面描述,只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各種舉例說明不對本實用新型的實質內容構成限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通化石油化工機械制造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通化石油化工機械制造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84808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效脫硝噴氨混合裝置
- 下一篇:一種口服液配料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