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二次接地保護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845234.5 | 申請日: | 2017-07-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069576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02 |
| 發明(設計)人: | 王必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揚州中恒電氣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H9/04 | 分類號: | H02H9/04;H02H1/00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夏成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32233 | 代理人: | 萬花 |
| 地址: | 2258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二次 接地 保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氣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涉及一種新型二次接地保護器。
背景技術
在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規程中一般要求變電所電壓互感器中性點集中一點統一接地,為防止雷電等系統過壓通過電壓互感器危害人身及二次設備安全,常規設計是在就地電壓互感器端子箱內二次中性點即通常說的N線上,安裝一個二次接地保護器,為電力系統的穩定運行提供安全保障。
目前市場上的二次接地保護器的導線接線方式均為將導線插入進線孔,再擰緊接線螺絲使其壓住導線,這種方式缺點是:比較費力,不夠快速便捷,有時人為原因沒有將螺絲擰到位,導線沒壓緊,可能會被碰掉或脫落,或者設備上的振動導致螺絲松動也會出現導線脫落的情況,導致二次接地保護器沒接入電路,繼而引發安全事故。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了一種新型二次接地保護器,包括本體,本體的兩端面設有進線孔,本體的上表面上設有與進線孔垂直相交的悶孔,悶孔被進線孔分為下部悶孔和上部悶孔。
在下部悶孔內,由下向上依次設有彈簧和金屬板,彈簧的下端連接悶孔的底面,彈簧的上端連接金屬板的下表面,金屬板的上表面上設有下齒狀凸起,金屬板和下齒狀凸起為一體結構。
在上部悶孔內,上部悶孔的內壁上設有一個擋圈,擋圈的底面為平面,擋圈的內圈面為弧形,擋圈的外圈面與上部悶孔的內壁固定連接,上部悶孔內還設有絕緣立柱,絕緣立柱的外壁上設有一個環形的擋板,擋板的內圈固定在絕緣立柱的外壁上,擋板的外圈為弧形且與擋圈的內圈面相配合,擋板的最大外徑大于擋圈的最小內徑,擋板可順著擋圈的弧形內圈面滑過擋圈,擋板滑過擋圈后被擋圈擋住無法后退。
絕緣立柱的下方連接有金屬圓柱,金屬圓柱位于擋圈的下方,金屬圓柱的下表面上設有與金屬板上的下齒狀凸起相配合的上齒狀凸起,上齒狀凸起與金屬圓柱為一體結構,未接導線的自然狀態下,上齒輪凸起和下齒輪凸起正好位于進線孔的上下兩側。
進一步,所述金屬板與本體內相應電路連接,所述金屬圓柱與本體內相應電路連接。
進一步,金屬板、金屬圓柱的外壁均和悶孔內壁貼合。
進一步,絕緣立柱的上方連接有圓柱形按鈕,按鈕的外壁與悶孔內壁貼合。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安裝方法是:將導線插入進線孔,此時導線位于上齒輪凸起與下齒輪凸起之間,再用力下壓按鈕或絕緣立柱,使擋板擠過擋圈的最小直徑處即底面處,擋板被卡住無法后退,彈簧被壓縮變形產生張力使上齒輪凸起與下齒輪凸起夾住導線并咬合在一起,完成導線安裝。此方案操作簡單、快捷,無螺絲連接,安裝一步到位,避免出現導線未壓緊和螺絲松動導致導線脫落的問題,保證了二次接地保護器的與電路的可靠連接。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將通過例子并參照附圖的方式說明,其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正面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俯視圖;
圖3是圖2中A-A處的剖切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為一種新型二次接地保護器,包括本體1,本體1的兩端面設有進線孔2,本體1的上表面上設有與進線孔2垂直相交的悶孔3,悶孔3被進線孔2分為下部悶孔4和上部悶孔5。
如圖3所示,在下部悶孔4內,由下向上依次設有彈簧41和金屬板42,彈簧41的下端連接悶孔3的底面,彈簧41的上端連接金屬板42的下表面,金屬板42的上表面上設有下齒狀凸起43,金屬板42和下齒狀凸起43為一體結構。
在上部悶孔5內,上部悶孔5的內壁上設有一個擋圈51,擋圈51的底面為平面,擋圈51的內圈面為弧形,擋圈51的外圈面與上部悶孔5的內壁固定連接,上部悶孔5內還設有絕緣立柱52,絕緣立柱52的外壁上設有一個環形的擋板53,擋板53的內圈固定在絕緣立柱52的外壁上,擋板53的外圈為弧形且與擋圈51的內圈面相配合,擋板53的最大外徑大于擋圈51的最小內徑。
絕緣立柱52的下方連接有金屬圓柱54,金屬圓柱54位于擋圈51的下方,金屬圓柱54的下表面上設有與下齒狀凸起43相配合的上齒狀凸起55,上齒狀凸起55與金屬圓柱54為一體結構。
所述金屬板42與本體1內相應電路連接,所述金屬圓柱54與本體1內相應電路連接。
金屬板42、金屬圓柱54的外壁均和悶孔3內壁貼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揚州中恒電氣有限公司,未經揚州中恒電氣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84523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