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煤礦井下自動跟蹤塵源的礦用本安型電動球閥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20839680.5 | 申請日: | 2017-07-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715173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10 |
| 發(fā)明(設計)人: | 孫強;孫超;李智;劉貴成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淮南潤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F5/04 | 分類號: | E21F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雙收知識產(chǎn)權(quán)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王菊珍 |
| 地址: | 232008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guān)鍵詞: | 水路 本安型 采煤機 無線通信模塊 本實用新型 礦用本安型 電動球閥 煤礦井下 自動跟蹤 球閥體 塵源 除塵效果 電池模塊 電源模塊 閥體連接 無線連接 液壓支架 主控箱 綜采面 總水路 傳感器 機身 閥體 固接 啟閉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煤礦井下自動跟蹤塵源的礦用本安型電動球閥,包括電池模塊以及控制單元,電源模塊以及控制單元均設于本安型外殼內(nèi),本安型外殼固接在球閥體的端部,所述球閥體包括四路水路,其中一路為總水路,另外三個水路分別通向采煤機的機身、液壓支架、采煤機綜采面,并且三個水路上分別設有控制水路啟閉的閥體,控制單元分別與閥體連接,本安型外殼內(nèi)設有無線通信模塊,無線通信模塊分別與傳感器和主控箱無線連接。本實用新型能夠極大地改善工作面的勞動衛(wèi)生條件,降低勞動強度,提高除塵效果。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動控制的電動球閥,特別涉及一種用于煤礦井下自動跟蹤塵源的礦用本安型電動球閥。
背景技術(shù)
綜采工作面是煤礦井下粉塵污染最嚴重的作業(yè)場所,其能夠產(chǎn)生大量的粉塵危害。目前,針對煤礦粉塵的除塵噴霧,也都是由人工控制,采用認為判斷的方式來確定塵源位置,進而向相應區(qū)域進行噴霧除塵。該方式在噴霧降塵時,不僅造成勞動強度大,而且降塵效率不高。
實用新型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是提供一種用于煤礦井下自動跟蹤塵源的礦用本安型電動球閥,該電動球閥能夠自動調(diào)節(jié),實現(xiàn)自動噴霧降塵,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降塵效率。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術(shù)方案:一種用于煤礦井下自動跟蹤塵源的礦用本安型電動球閥,包括電源模塊以及控制單元,所述電源模塊與控制單元連接,所述電源模塊以及控制單元均設于本安型外殼內(nèi),本安型外殼固接在球閥體的端部,所述球閥體包括四路水路,其中一路為總水路,剩余三路的水路分別為水路Ⅰ、水路Ⅱ、水路Ⅲ,水路Ⅰ、水路Ⅱ、水路Ⅲ分別通向采煤機的機身、液壓支架、采煤機綜采面,并且所述水路Ⅰ、水路Ⅱ、水路Ⅲ上分別設有控制水路啟閉的閥體,所述總水路為常開狀態(tài),所述控制單元分別與水路Ⅰ、水路Ⅱ、水路Ⅲ上的閥體連接,所述本安型外殼內(nèi)還設有無線通信模塊,所述無線通信模塊包括信號輸入模塊以及信號輸出模塊,所述信號輸入模塊分別與安裝在采煤機的機身、液壓支架、采煤機綜采面處的傳感器無線連接,信號輸出模塊與主控箱無線連接。
優(yōu)選的,采煤機的機身、液壓支架、采煤機綜采面處的傳感器分別為本安型紅外發(fā)射器、本安型移架壓力傳感器、本安型放煤壓力傳感器。
優(yōu)選的,本安型外殼內(nèi)還設有紅外遙控接收端口,所述紅外遙控接收端口與控制單元連接。
優(yōu)選的,本安型外殼外還設有天線,所述天線與無線通信模塊連接。
優(yōu)選的,紅外遙控接收端口與一個紅外遙控器無線連接。
采用上述技術(shù)方案,本實用新型配合礦用本安型采煤機塵源跟蹤噴霧降塵系統(tǒng)的主控箱以及各處的傳感器工作,尤其是在配風量大、產(chǎn)塵強度高的綜采工作面,可顯著降低采煤機割煤時的粉塵濃度,極大地改善工作面的勞動衛(wèi)生條件,降低勞動強度,提高除塵效果,且本實用新型采用電池供電,續(xù)航時間長,安裝維護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jié)構(gòu)框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本安型外殼的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jié)合附圖,通過對實施例的描述,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用于煤礦井下自動跟蹤塵源的礦用本安型電動球閥,包括電源模塊1以及控制單元2,電源模塊1與控制單元2連接,電源模塊1以及控制單元2均設于本安型外殼3內(nèi),本安型外殼3固接在球閥體5的端部。球閥體5包括四路水路,其中一路為總水路,剩余三路的水路分別為水路Ⅰ、水路Ⅱ、水路Ⅲ,水路Ⅰ、水路Ⅱ、水路Ⅲ分別通向采煤機的機身、液壓支架、采煤機綜采面,并且所述水路Ⅰ、水路Ⅱ、水路Ⅲ上分別設有控制水路啟閉的閥體,所述總水路為常開狀態(tài),控制單元2分別與水路Ⅰ、水路Ⅱ、水路Ⅲ上的閥體連接。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淮南潤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jīng)淮南潤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839680.5/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煤礦主扇噪音控制停機報警系統(tǒng)
- 下一篇:一種機械式自動噴霧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