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吸能元件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836615.7 | 申請日: | 2017-07-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173615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03 |
| 發明(設計)人: | 王晉樂;趙士忠;車全偉;田愛琴;丁叁叁;張永貴;于洋洋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1F19/04 | 分類號: | B61F1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王瑩,吳歡燕 |
| 地址: | 266111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元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軌道交通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吸能元件。
背景技術
近年來國內外對軌道交通的碰撞安全性日益重視,車體耐撞性設計已經成為各軌道車輛新車型設計時必須重視的關鍵技術。車體耐撞性設計的主體思想是在車體結構中設置變形吸能區,使軌道車輛在碰撞事故發生時,可以通過變形吸能區發生塑性變形來吸收巨大的沖擊能量,從而保護客室結構免遭破壞,保障旅客的生命安全。吸能元件是耐碰撞車體變形吸能區中的關鍵部件,其吸能性能和壓潰變形穩定程度的好壞直接決定了車體耐撞性能的好壞。通過金屬薄壁結構在軸向受壓時產生塑性變形來吸收能量的原理設計的結構元件,是軌道車輛領域最常廣泛使用的吸能元件,然而,目前符合這樣設計要求的吸能元件十分缺乏。
實用新型內容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變形穩定、有序,能夠實現較大的吸能量的吸能元件。
(二)技術方案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吸能元件,其包括一個八邊形型材和間隔圍繞在所述八邊形型材四邊的四個正六邊形型材,所述八邊形型材和四個所述正六邊形型材一體擠壓成型。
其中,所述八邊形型材包括四條間隔設置且長度相等的傾斜邊,四個所述正六邊形型材沿所述八邊形型材的長度方向依次連接在所述八邊形型材的四條傾斜邊上。
其中,所述正六邊形型材的邊長與所述傾斜邊的邊長相等。
其中,所述八邊形型材的四條傾斜邊通過上、下兩條水平邊和左、右兩條豎直邊連接,所述水平邊的邊長大于所述豎直邊的邊長。
其中,所述八邊形型材和正六邊形型材在邊與邊相連的拐角處設有內倒角和外倒角。
其中,所述八邊形型材的內倒角和外倒角相等。
其中,所述正六邊形型材的外倒角等于其厚度與其內倒角之和。
其中,所述八邊形型材的上、下水平邊和左、右豎直邊的前端分別設有內凹的導向槽。
其中,所述吸能元件由鋁合金材料制成。
(三)有益效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吸能元件,其包括一個八邊形型材和間隔圍繞在所述八邊形型材四邊的四個正六邊形型材,所述八邊形型材和四個所述正六邊形型材一體擠壓成型,形成一種五元胞蜂窩結構,其結構簡單,變形穩定、有序,吸能原理明晰,可以提供相當長的變形行程,能夠實現比較大的吸能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吸能元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圖1的橫截面示意圖。
圖中:1:八邊形型材;11:傾斜邊;12:水平邊;13:豎直邊;2:正六邊形型材;h:正六邊形型材的厚度;Re:內倒角;Rd:外倒角。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視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如圖1和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吸能元件,其包括一個八邊形型材1和間隔圍繞在所述八邊形型材1四邊的四個正六邊形型材2,所述八邊形型材1和四個所述正六邊形型材2一體擠壓成型;形成一種以八邊形型材1為基礎,其四周圍繞四個正六邊形型材2的五元胞蜂窩結構,其結構簡單,變形穩定、有序,吸能原理明晰,可以提供相當長的變形行程,能夠實現比較大的吸能量。而且通過改變吸能型材斷面的面積可以實現不同力級要求的吸能元件設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83661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板塊智能劃分方法與裝置、計算設備和存儲介質
- 下一篇:帶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