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基于開孔金屬的散熱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834765.4 | 申請日: | 2017-07-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070569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02 |
| 發明(設計)人: | 李建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清大銀光金屬海綿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K7/20 | 分類號: | H05K7/20;G06F1/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11265 | 代理人: | 高福勇 |
| 地址: | 2772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金屬 散熱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散熱器,特別是一種基于開孔金屬的散熱器。
背景技術
散熱器是機器設備部件運轉時用于降低設備運轉時所產生熱量的機構,機械設備部件經散熱器散熱制冷來增加機械運作壽命,所以散熱器的質量直接影響運轉機械設備部件的壽命。隨著PC內部組件功耗及發熱量的不斷提升,如何有效地為PC降溫便成了亟待解決的問題,為此各式各樣的散熱器競相面世。現階段風冷散熱由于性能較好、安裝更簡便、應用更廣泛,是PC散熱器的主流。風冷散熱器從結構上來說,一般分為4個部分:散熱風扇、散熱鰭片、扣具及附帶的調速裝置。由于傳統的風冷散熱其本身的運行也需要耗費能量,因此一些新型的散熱材料及結構不斷被研發,開孔金屬的應用成為研究熱點之一。然而現有技術中開孔金屬在散熱器中的應用并未充分發揮其換熱性能,從而較大程度的影響了散熱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基于開孔金屬的散熱器,可加快傳熱速度,提高散熱效率,結構簡單,成本低廉,易于規模化生產。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基于開孔金屬的散熱器,包括外殼,所述外殼內自下而上依次填充有相變材料、第一開孔金屬及第二開孔金屬,所述第一開孔金屬的孔徑小于第二開孔金屬的孔徑,所述第一開孔金屬與第二開孔金屬之間留有隔離空間,所述第一開孔金屬下半部分的孔隙也充有所述相變材料,所述相變材料為液-氣相變材料。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開孔金屬的孔徑為1~2mm,孔隙率為90~95%;第二開孔金屬的孔徑為3~5mm,孔隙率為80~85%。
進一步的,所述外殼的底部設有若干向內部凸起且底部開口的中空凸棱,凸棱的頂部設有插入到第一開孔金屬的吸熱片。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開孔金屬的底部與所述凸棱的頂部之間留有間隙,所述吸熱片的底部設有若干流通孔。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開孔金屬上設有若干兩端開口的散熱管,此散熱管從外殼的一側穿透至外殼的另一側。
進一步的,所述外殼包括頂蓋、上殼體、中殼體及下殼體,所述第一開孔金屬的體積大于第二開孔金屬的體積,所述中殼體及上殼體的內壁分別與第一開孔金屬及第二開孔金屬的外側面相接觸連接;所述頂蓋、上殼體、中殼體及散熱管均為鋁材質,所述下殼體及吸熱片為銅材質,所述第一開孔金屬為泡沫金屬銅,第二開孔金屬為泡沫金屬鋁。
進一步的,所述隔離空間的高度為2~3mm。
本實用新型的積極效果:本實用新型能夠充分發揮泡沫金屬的吸熱散熱性能,通過底部的外殼及相變材料把放熱器件的熱量進行高效吸收,然后經由孔徑較大的泡沫金屬進行熱量的快速散發,通過高低孔徑泡沫金屬與相變材料的相互配合,有效加快了散熱速率,其產品結構簡單緊湊,重量輕,成本低廉,易于規模化生產。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所述散熱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實施例所述下殼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實施例所述吸熱片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
參照圖1至圖3,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提供一種基于泡沫金屬的散熱器,包括外殼,所述外殼內自下而上依次填充有相變材料11、第一開孔金屬7及第二開孔金屬5,所述第一開孔金屬7的孔徑小于第二開孔金屬8的孔徑,所述第一開孔金屬5與第二開孔金屬7之間留有隔離空間8,所述第一開孔金屬下半部分的孔隙也充有所述相變材料11,所述相變材料為液-氣相變材料。
所述第一開孔金屬7的孔徑為1.5mm,孔隙率為95%;第二開孔金屬的孔徑為4mm,孔隙率為85%。
所述外殼的底部設有若干向內部凸起且底部開口的中空凸棱10,凸棱10的頂部設有插入到第一開孔金屬7的吸熱片9。
優選的,所述第一開孔金屬7的底部與所述凸棱10的頂部之間留有間隙,處于此間隙內的吸熱片9的底部位置設有若干流通孔11。
為了進一步提高散熱效率,所述第二開孔金屬5上設有若干兩端開口的散熱管6,此散熱管6從外殼的一側穿透至外殼的另一側,通過外界空氣在此散熱管內的流通來加快熱量的散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清大銀光金屬海綿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山東清大銀光金屬海綿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83476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散熱機構及有源天線系統
- 下一篇:一種調制解調器的冷卻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