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蚯蚓與蚯蚓糞分離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827613.1 | 申請日: | 2017-07-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022957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23 |
| 發明(設計)人: | 林碧英;莊團達;黃碧陽;鄭冬梅;楊玉凱;李彩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農林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K67/033 | 分類號: | A01K67/033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創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學俊 |
| 地址: | 350002 福***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蚯蚓 分離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蚯蚓與蚯蚓糞分離裝置。
背景技術
蚯蚓是棘胸蛙重要的活餌料,同時在禽類養殖中也有廣泛應用。蚯蚓可以作為優質蛋白飼料應用于水產養殖。蚯蚓糞是經過蚯蚓采食發酵后的牛羊糞后排出的代謝物,具有大量生物活性物質,特殊團粒結構以及緩釋肥效的特點,因此能夠應用于基質栽培當中,同時因為蚯蚓糞含有大量的腐植酸,從而能夠很好地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質。蚯蚓與蚯蚓糞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將蚯蚓從養殖床分離出來,一般用筢子將蚯蚓從蚯蚓糞中拉出,這樣的方式存在費時費力,容易使蚯蚓在分離過程中發生死亡,分離不夠徹底。
實用新型內容
鑒于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蚯蚓與蚯蚓糞分離裝置,不僅結構設計合理,而且高效便捷。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蚯蚓與蚯蚓糞分離裝置,包括用以容納蚯蚓與蚯蚓糞混合物的第一分離箱體,所述第一分離箱體的旁側設置有用以容納蚯蚓的第二分離箱體,所述第一分離箱體內設置有加熱組與發光組,所述第二分離箱體內設置有吸光組,所述第一分離箱體與第二分離箱體之間設置有用以蚯蚓從第一分離箱體進入第二分離箱體的通道。
優選的,所述加熱組包含電熱絲,所述電熱絲設置在第一分離箱體的底壁。
優選的,所述發光組包含燈泡,所述第一分離箱體的頂壁與遠離第二分離箱體的側壁均設置有燈泡。
優選的,所述第一分離箱體的一側壁設置有進料口,所述第一分離箱體的另一側壁設置有出料口。
優選的,所述第一分離箱內設置有反光組,所述反光組包含設置在第一分離箱的頂壁、底壁以及周壁的反光層。
優選的,所述吸光組包含設置在第二分離箱頂壁、底壁以及周壁的吸光層。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簡單、合理,便于完成蚯蚓與蚯蚓糞分離,分離徹底,分離過程中蚯蚓不發生損傷,便于操作,高效便捷。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構造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隔離板的構造示意圖。
圖中:1-第一分離箱體,2-第二分離箱體,21-分離室,22-隔離板,23-噴淋口,24-容水槽,25-支撐板,26-采集口,27-隔離坡,3-加熱組,4-發光組,5-進料口,6-出料口,7-反光組,8-吸光組,9-抽氣管。
具體實施方式
為讓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并配合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
如圖1~2所示,一種蚯蚓與蚯蚓糞分離裝置,包括用以容納蚯蚓與蚯蚓糞混合物的第一分離箱體1,所述第一分離箱體1的旁側設置有用以容納蚯蚓的第二分離箱體2,所述第一分離箱體1內設置有加熱組3與發光組4,所述第二分離箱體2內設置有吸光組8,所述第一分離箱體1與第二分離箱體2之間設置有用以蚯蚓從第一分離箱體1進入第二分離箱體2的通道。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加熱組3包含電熱絲,所述電熱絲設置在第一分離箱體1的底壁,所述電熱絲的溫度控制在33~35℃,但不局限于此。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發光組4包含燈泡,所述第一分離箱體1的頂壁與遠離第二分離箱體2的側壁均設置有燈泡。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分離箱體1的一側壁設置有進料口5,所述第一分離箱體1的另一側壁設置有出料口6。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分離箱1內設置有反光組7,所述反光組7包含設置在第一分離箱的頂壁、底壁以及周壁的反光層,所述反光層采用反光鏡制成,但不局限于此,根據實際需要選用反光材料。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吸光組8包含設置在第二分離箱2頂壁、底壁以及周壁的吸光層,所述吸光層采用黑色吸光布制成,但不局限于此,根據實際需要選用吸光材料。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每個所述分離室21的頂壁、底壁以及周壁均設置有黑色吸光布,所述黑色吸光布的厚度沿著遠離第一分離箱體1的方向逐漸增加。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分離箱體2包含若干個沿著遠離第一分離箱體1的方向順序設置有分離室21,任意兩個分離室21之間均設置有隔離板22,所述隔離板22上均間隔設置有若干用以蚯蚓通過的分離孔,若干所述隔離板22上的分離孔的大小沿著遠離第一分離箱體1的方向逐漸減小,利用不同大小的分離孔選擇出不同大小的蚯蚓,從而實現不同大小的蚯蚓的分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農林大學,未經福建農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82761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