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踩踏播種機對開式播種嘴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822929.1 | 申請日: | 2017-06-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948869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02 |
| 發明(設計)人: | 張亞新;姚文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赤峰學院 |
| 主分類號: | A01C7/20 | 分類號: | A01C7/2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24000 內蒙*** | 國省代碼: | 內蒙古;1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踩踏 播種機 對開 播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農業智能機械領域,涉及一種踩踏播種機對開式播種嘴。
背景技術
播種機的研究是傳統的農業機械化研究領域,目前國內外大、中、小型播種機械的生產、制造已經比較成熟。在我國的北方地區,主要使用的播種機都是專用大中型播種機或農機帶動的小型播種機,如中國農業大學羅紅旗等設計的帶狀旋耕式玉米壟作免耕播種機、遼寧省圣龍農機廠生產的2BML系列玉米壟作免耕播種機等,這些播種機清理效果好、防堵能力強、排種精確,但其高速旋轉的旋耕刀對土壤擾動大,拋土嚴重,只適用于面積較大的耕地耕種,且要求耕種的土地相對平整,耕地間交通方便,易于播種機布置及行走。中國北方多山地,除了平坦的土地外,還有很多山地面積狹窄,位置特殊,在空間上就限制了這些自動化播種機全面替代人工播種的實現。因此,非全自動的、有人工部分參與的微型播種機研究就變成播種機研究的一個新的方向。
當前,市面上可見的非全自動的、有人工部分參與的微型播種機是一種手插式播種機,這種播種機操作簡單、可靠性好、使用無空間限制,但是這種播種機人機工程性極差,雖然實現了排種機械化,可是操作者在完成播種時所耗費的人工遠遠超過使用鎬頭等原始播種方式,同時手插式播種機使用極易造成使用者的腰肌勞損,不能較長時間使用。鑒于此種微型播種機的弊端,本課題設計一種雙壟交替式腳踏播種機,這種播種機操作類似踩高蹺,兩腳交替前行,帶動微型播種機前進,同時每踏一步,播種機下部的精排種機構都會在人的體重壓力下進行播種,符合人體工程學,使特殊耕地的播種工作變得簡單、方便并且相對快捷。本設計踩踏播種機對開式播種嘴是雙壟交替式腳踏播種機的重要組成部分。
發明內容
為了實現踩踏播種機的踩踏播種,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踩踏播種機對開式播種嘴,本設計為踩踏播種機的主要構件。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踩踏播種機對開式播種嘴,包括弓形復位彈簧、左顎板、旋轉軸、軸套、右顎板、播種嘴右下顎以及播種嘴左下顎。
弓形復位彈簧連接左顎板和右顎板;左顎板下方安裝播種嘴左下顎,左顎板開口一側安裝兩個軸套;右顎板下方安裝播種嘴右下顎,右顎板開口一側安裝兩個軸套;左顎板和右顎板通過軸套安裝在旋轉軸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造價低廉、可靠性高,實現踩踏播種機的播種功能需求。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原理圖。
圖中標號:1.弓形復位彈簧,2.左顎板,3.旋轉軸,4.軸套,5.右顎板,6.播種嘴右下顎,7.播種嘴左下顎。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具體說明。
在圖1中,弓形復位彈簧(1)連接左顎板(2)和右顎板(5);左顎板(2)下方安裝播種嘴左下顎(7),左顎板(2)開口一側安裝兩個軸套(4);右顎板(5)下方安裝播種嘴右下顎(6),右顎板(5)開口一側安裝兩個軸套(4);左顎板(2)和右顎板(5)通過軸套(4)安裝在旋轉軸(3)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赤峰學院,未經赤峰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82292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踩踏播種機踏板側掛式排種器
- 下一篇:排種盤橫置式排種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