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防水穿墻套管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819038.0 | 申請日: | 2017-07-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973069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06 |
| 發明(設計)人: | 劉慧玲;儲匯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民防建筑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L5/02 | 分類號: | F16L5/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專利代理有限公司31002 | 代理人: | 鄧琪 |
| 地址: | 200032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防水 穿墻 套管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所有內部防水填嵌的地下室穿墻套管。
背景技術
城市發展越來越多地利用地下空間,并且隨著技術的發展,各種管線穿越地下空間在工程實踐中不可避免,穿墻套管的封堵好壞關系很大,一旦漏水將直接影響地下室的使用。
目前工程中遇到此類問題,常用的封堵方法為:水泥和麻絲按照一定比例填嵌密實;具體配合比和操作要求為:水泥麻絲的配合比(質量比)為水:麻絲:水泥=1:5:5。水泥麻絲填充料應在1h內用完,否則,超過水泥初凝時間,影響接口效果。此類做法常應用于鑄鐵管道等剛性較大的接口處理,但是對于電信、有線、電纜等柔性線纜穿越墻體時,由于套管直徑較小、控制線纜與周邊套管間隙困難、線纜本身徑向剛度不足等原因,上述填嵌方法效果不甚理想。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防水穿墻套管,以解決小型穿墻套管的滲漏封堵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防水穿墻套管,包括一預埋套管,一線纜插設于該預埋套管內,其一端為迎水端,另一端為背水端,所述預埋套管內靠近迎水端填充有若干遇水膨脹環,且迎水端由抗力片固定封堵;而靠近背水端則填充防火泥。
特別地,所述遇水膨脹環為遇水膨脹橡膠環。
特別地,所述抗力片通過焊接于套管上的螺栓固定于套管上。
特別地,所述預埋套管的外壁上固定套接有止水鋼板。
特別地,所述止水鋼板通過焊接與預埋套管固定。
此外,所述預埋套管的材質為鋼。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防水穿墻套管采用遇水膨脹環,例如橡膠環,當該遇水膨脹環迎水端與地下水接觸時,該膨脹環膨脹,由于其處于預埋套管、防火泥和抗力片等形成的封閉空間內,膨脹后的膨脹環會將施工時無法壓緊、填滿的縫隙全部填實,即便完全浸泡在水中,也能防止地下水經施工縫隙由室外進入室內,從而可靠地解決常水位以下地下空間小型穿墻套管的漏水問題;并且施工操作方便,只需要將線纜插入橡膠環再將橡膠環塞入預埋套管即可完成安裝,尤其當一個預埋管內穿入幾根線纜時,更加體現這一實用新型的優越性。此外,本實用新型的防水穿墻套管設有多道遇水膨脹環,以增加保險系數。
附圖說明
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防水穿墻套管穿墻結構示意圖;
圖2是遇水膨脹橡膠環膨脹前后對比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給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予以詳細描述,使能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功能、特點。
圖1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防水穿墻套管安裝在地下室鋼筋混凝土中的結構示意圖。一外墻板1上設有安裝孔,緊貼該安裝孔的內壁設有鋼質的預埋套管2,一穿墻線纜3插設于該預埋套管2內。沿著從外墻板迎水面(外側)11向外墻板背水面(內側)12的方向,線纜3與預埋套管2之間的縫隙內依次填充多個遇水膨脹橡膠環4。而靠近背水面12的預埋套管2中,則采用防火泥5將線纜3與預埋套管2之間的縫隙進行封堵,以防止線纜3發生火災而由縫隙透過外墻板蔓延,減少火災損失。
該預埋鋼質套管2預埋在墻體內的部分的外壁上還套接有止水鋼板7,以起到阻水作用。該止水鋼板7可以通過焊接的方式與預埋鋼質套管2固定。一抗力片6則位于預埋套管2在外墻板迎水面11一側的端部,通過焊接于套管2上的螺栓8固定用于人防工程抵御沖擊波。
該遇水膨脹橡膠環4本身具有很好的塑性,稍加擠壓就能很好地塞滿整個預埋套管2管內空間,其對線纜3和預埋套管2的徑向擠壓能有效地控制線纜3在預埋套管2中的位置。如圖2所示,為橡膠環4泡水前和泡水后的對比圖。從圖中可以看到,左側為泡水前的橡膠環,右側為泡水后發生膨脹的橡膠環。當遇水膨脹橡膠環4迎水端與地下水接觸時,該橡膠環4膨脹,由于其處于預埋套管2、防火泥5和抗力片6等形成的封閉空間內,膨脹后的橡膠環4會將施工時無法壓緊、填滿的縫隙全部填實,即便完全浸泡在水中,也能防止地下水經施工縫隙由室外進入室內。設置多道遇水膨脹橡膠環的目的是增加保險系數。由此,該裝置可以可靠地解決常水位以下地下空間小型穿墻套管的漏水問題,質量容易控制。在多次模擬試驗和此后的工程實踐中防滲漏效果十分明顯,工程實踐中應用在Φ25、Φ32和Φ40管徑的1500余根穿墻管封堵填嵌施工后,沒有一個出現滲漏,一次成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民防建筑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民防建筑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81903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