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傳動結構及后視鏡驅動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813986.3 | 申請日: | 2017-07-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929284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26 |
| 發明(設計)人: | 李貴元;閆波;戴超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中鵬岳博實業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H1/24 | 分類號: | F16H1/24;F16D43/02;B60R1/07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漢聲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1236 | 代理人: | 郭國中 |
| 地址: | 201508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傳動 結構 后視鏡 驅動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配件的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傳動結構及后視鏡驅動器。
背景技術
專利文獻CN201580312U公開了一種汽車后視鏡鏡面驅動器,包括底座、設在底座內的兩個電機、兩個傳動齒輪、兩個呈半環形的齒條,所述每個齒條的內側表面上均設有與傳動齒輪相嚙合的齒,所述每個齒條的底部均設有導軌,所述兩個齒條在同一個圓的圓周上,所述兩個齒條的假設圓的中心軸線與兩個電機的輸出軸的軸線平行,所述每個傳動齒輪的軸線與對應的電機的輸出軸的軸線在同一直線上,所述底座上設有可供對應的導軌滑配合的兩個弧形槽。據該專利文獻自述,該汽車后視鏡鏡面驅動器齒條安裝簡單、裝配效率高、更換方便且不會損壞其他零部件。但是該專利文獻使用過程中,當后視鏡達到行程末端時,電機的扭矩增加并且齒輪可能會被損壞。
為解決上述問題,專利文獻CN102320263B提供的汽車后視鏡鏡面驅動器中增加了打滑裝置,當電機的扭矩達到最大值時,打滑裝置內部零件會打滑并且能量被消耗,有效保護汽車后視鏡鏡面驅動器的傳動結構。但是該專利文獻中打滑裝置采用斜面摩擦,斜面結構由于零件的壁厚不均勻導致成型時產品易變形,最終作用到后視鏡上的力量或大或小;而且該專利文獻中各個部件之間的排布不夠簡單清晰,裝配難度較大。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傳動結構及后視鏡驅動器。
根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傳動結構,包含電機、齒輪桿、離合器以及弧形齒條;
離合器包含第二蝸輪與調節齒輪;調節齒輪與弧形齒條嚙合;
齒輪桿包含第二蝸桿;第二蝸桿與第二蝸輪構成第二蝸輪蝸桿傳動組件;
電機驅動齒輪桿、離合器、弧形齒條依次運動。
優選地,所述齒輪桿還包含第一蝸輪;第一蝸輪與第二蝸桿同軸固定連接;
電機輸出軸形成第一蝸桿;第一蝸桿與第一蝸輪形成第一蝸輪蝸桿傳動組件。
優選地,第一蝸輪蝸桿傳動組件和/或第二蝸輪蝸桿傳動組件具有自鎖功能。
優選地,所述弧形齒條內側弧面設置有與調節齒輪嚙合的齒型;
弧形齒條外側弧面上設置有限位裝置。
優選地,所述離合器還包含轉動軸與壓緊機構;
所述第二蝸輪上設置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以及中心孔,第一凹槽、第二凹槽通過中心孔連通;
轉動軸上設置有卡槽;壓緊機構的兩端分別安裝在第一凹槽、卡槽中;
沿近端到遠端方向,轉動軸依次貫穿第二蝸輪、壓緊機構;
轉動軸近端設置有軸向限位環;軸向限位環安裝在第二凹槽內;
軸向限位環的遠端面、第二凹槽的槽底面分別構成從動摩擦面、主動摩擦面;
調節齒輪設置在轉動軸的遠端。
優選地,所述壓緊機構包含固定件、彈性件以及耐磨片;
彈性件的兩端分別與固定件、耐磨片相連;
固定件卡合在轉動軸上的卡槽中;
耐磨片安裝在第二蝸輪的第一凹槽內。
優選地,轉動軸沿周向設置有多個定位塊;
所述卡槽位于定位塊的近端面上;沿周向兩個定位塊之間構成軸向導向槽;
固定件包含環形結構,環形結構的內環面上設置有多個環形凸塊;
環形凸塊從定位塊遠端沿軸向導向槽到達定位塊近端面的近端,并沿固定件周向旋轉卡入到卡槽中;
環形凸塊位于卡槽中時,彈性件處于壓縮狀態。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后視鏡驅動器,包含支架以及上述的傳動結構;
所述傳動結構安裝在支架上。
優選地,支架上設置有導槽;
弧形齒條能夠沿導槽運動。
優選地,所述傳動結構形成第一傳動結構與第二傳動結構;
第一傳動結構與第二傳動結構在支架上對稱分布;
第一傳動結構的第一蝸桿與第二傳動結構的第一蝸桿平行布置或存在角度。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后視鏡驅動器組裝及拆解時方便、快捷,用較小規格的后視鏡驅動器便可驅動大而重的鏡片;
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傳動結構排位簡單、清晰,在組裝過程中降低組裝困難度,提高組裝效率;
3、離合器裝置結構采用彈簧裝置,使離合器的力量更穩定;離合組裝結構更簡單便于拆解或返修,減少零件浪費;離合器的打滑裝置采用平面摩擦,零件在成型時可以避免由于零件變形導致力量不穩定現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中鵬岳博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未經上海中鵬岳博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81398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功率半導體器件損耗特性的測試平臺及測試方法
- 下一篇:一種消弧線圈成套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