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車用置物盒的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812401.6 | 申請日: | 2017-07-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914243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23 |
| 發明(設計)人: | 林鎮洪 | 申請(專利權)人: | 林鎮洪 |
| 主分類號: | B60R7/04 | 分類號: | B60R7/04;B60R16/02;B60N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28 | 代理人: | 程殿軍 |
| 地址: | 中國臺灣臺北市***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用置物盒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關于一種車用置物盒,尤其是關于一種具有手持通訊電子裝置端口及可依所需選擇卡掣于左椅縫或右椅縫的車用置物盒的結構。
背景技術
現代人的生活與車輛已經是密不可分,有些人甚至由于工作或旅游需求而有大部分時間是在車輛上度過的,所以如何使車輛更符合使用者的需求,已是現代人所需要改善的。目前一般的汽車皆設計有置物空間,以提供物品的收納;但是經調查,乘坐的汽車內僅有前座的乘客可以使用位于擋風玻璃下方所設的置物空間或二個前座椅之間的置物座,可供駕駛及前座乘客擺放物品等,大部分車內的規劃運用并無設置其他可擺放隨身物品的置物空間;況且,由于高科技不斷進步,大多數的車主、乘客常會隨身攜帶、使用多種通訊電子裝置、移動電源等隨身物品,顯然置物空間不夠而無法滿足車主收納的需求,若將隨身物品隨意丟置于汽車座椅上,不僅不美觀,甚至物品可能被擠壓塞進座椅的縫隙里,或是物品隨著汽車的行進、剎車滑移而掉落于座椅下而不易尋找,以致于造成車內空間雜亂無章,也有可能造成尋取上的困難與不便;而且目前多款車輛并未設計提供手持通訊電子裝置、移動電源的充電端口,致使手持通訊電子裝置、移動電源電能不足時無法實時充電,而須額外購置一車用充電器;或只能在較遠的車輛面板上設有USB充電端口,而在座位旁卻無任何設置,使用上極為不方便,因此實有待改善的必要。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隨時使用或不使用的置物盒,實現汽車內部置物空間的靈活運用,并在置物盒上設有磁吸端口及USB端口,提供手持通訊電子裝置或移動電源連接充電,除改善現有車輛內置物空間不足的缺失,又增加了置物盒使用上的功能,并利用置物盒底部設有左軌道槽及右軌道槽,將一插置件嵌合左軌道槽或右軌道槽中,以配合插設于車輛的右椅縫或左椅縫,并達到使用方便、增加置物收納空間的實用功效。
根據本實用新型上述的目的,提供一種車用置物盒的結構,由一盒體及一插置件組成;其中,該盒體具有一置杯槽及一盛物槽,該置杯槽及盛物槽之間設有一磁吸端口及至少一USB端口,該磁吸端口及USB端口由該盒體的底部連接一電源線;該盒體底部設有并排的一左凸垣及一右凸垣,該左凸垣形成一兩端分別具有一開放端及一封閉端的左軌道槽,且該左軌道槽槽口兩側設有數個兩兩相對應的擋緣;該右凸垣形成一兩端分別具有一開放端及一封閉端的右軌道槽,且該右軌道槽槽口兩側設有數個兩兩相對應的擋緣;該插置件具有一板體,該板體頂端兩側分別凸設一卡掣凸緣,該卡掣凸緣可嵌入該左軌道槽或右軌道槽。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其中,該盛物槽鄰接一零錢槽,該零錢槽上方設有一蓋板,該零錢槽內壁面兩側分別設有一軸槽,該蓋板邊緣兩側分別設有一側凸軸,并使該凸軸樞組于該軸槽,且該蓋板上設有一投幣孔。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其中,該置杯槽設成倒圓錐形。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其中,該盛物槽為一長矩形。
由上述結構,該磁吸端口及USB端口可供連接手持通訊電子裝置、移動電源充電使用,并可選擇插設于車輛右椅縫或左椅縫,達到使用方便、增加置物收納空間的實用功效。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組合立體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盒體的底部立體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插置件嵌設于左軌道槽的后視剖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插置件嵌設于右軌道槽的后視剖視圖。
圖中符號表示:
1 前座置物座; 173 凸部;
2 副駕駛座; 18 左凸垣;
3 駕駛座; 181 左軌道槽;
100 置物盒; 182 開放端;
101 電源線; 183 封閉端;
10 盒體;184 擋緣;
11 置杯槽;19 右凸垣;
12 盛物槽;191 右軌道槽;
13 磁吸端口;192 開放端;
14 USB端口; 193 封閉端;
16 零錢槽;194 擋緣;
161 軸槽; 20 插置件;
17 蓋板;21 板體;
171側凸軸;22 卡掣凸緣;
172 投幣孔。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對本實用新型有更進一步了解,現舉一較佳實施例并配合圖式,詳述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林鎮洪,未經林鎮洪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81240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