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光學反應儀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810011.5 | 申請日: | 2017-07-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126511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23 |
| 發明(設計)人: | 黃湧;大衛·尼塞維奇;陳偉國;王雷鋒;韓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藍新科技有限公司;東莞市愛比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19/12 | 分類號: | B01J19/12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專利商標事務所44237 | 代理人: | 官建紅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粵***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光學 反應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化學反應儀的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光學反應儀。
背景技術
隨著可見光催化研究的不斷深入,可見光催化反應所需要篩選的條件越來越多,如催化反應條件:催化劑用量、反應溶液濃度、反應溫度、照射強度以及添加劑等,而傳統篩選手段已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條件優化需求。另外,還存在項目工作人員數量相對較少,科研人力成本不斷提高的現實,這些都導致目前的可見光催化研究的效率較低,阻礙了可見光催化研究的進展。
現有市場上的光學反應儀、光解儀等一般都采用氙燈光源或者汞燈光源,其功率一般都在500W以上,且對于光源和試管的冷卻一般采用水冷進行冷卻,水冷裝置會吸收大部分光的能量,不利于光的利用,降低了實驗的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光學反應儀,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現有光化學反應儀采用水冷裝置進行冷卻的方式不利于光的利用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光學反應儀,包括試管座、設于所述試管座下方的光源組件以及供所述光源組件散熱的散熱裝置,所述試管座具有至少一個用于固定試管的試管孔,所述光源組件包括電路板,以及至少一個設于所述電路板上的光源,所述光源設于所述試管孔的一側且與所述試管孔一一對應設置,所述試管座上開設有連通所述散熱裝置和所述試管孔的散熱孔道組。
進一步地,所述電路板背離所述試管座的一側設有與所述試管座連接的具有容納腔的底座,所述底座的側壁上開設有若干通風口。
進一步地,所述散熱裝置包括設于所述電路板背離所述試管座一側的散熱鰭板和設于所述容納腔內并朝向所述散熱鰭板的散熱風扇。
進一步地,所述散熱孔道組包括設于所述散熱鰭板和所述電路板上的第一散熱孔道、與所述試管孔相導通的第二散熱孔道,以及連通所述第一散熱孔道和所述第二散熱孔道的第三散熱孔道。
進一步地,所述第三散熱孔道貫通所述試管座并連通所述試管孔,且所述第三散熱孔道的兩端均設有孔塞。
進一步地,所述散熱風扇的兩側設有用于為所述電路板和所述散熱風扇供電的電源。
進一步地,所述試管座背離所述光源的一側設有與所述試管座可拆卸連接的遮光蓋板。
進一步地,所述遮光蓋板的一側開設有用于填充氣體的氣孔。
進一步地,所述光源的外側套設有具有出光面的聚光燈杯,所述出光面位于所述試管孔的靠近所述電路板的一端。
進一步地,所述聚光燈杯與所述試管座的連接處設有密封圈。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光學反應儀的有益效果在于: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光學反應儀,采取單點光源照射的方式,每一個光源組件對應一個試管孔,從而對試管進行單點光源照射,且同一試管座上可以設置多個試管孔,從而實現組可見光化學反應同時進行,適合催化劑的快速篩選和多組對照實驗的同時進行,并且采用散熱裝置和散熱孔道組相結合的方式對試管進行散熱,使得散熱效率更高。該裝置可以實現簡便、快捷、高性能的可見光化學反應測試。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光學反應儀的立體結構示意圖一;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光學反應儀的另一角度立體結構示意圖二;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光學反應儀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沿圖3中A-A線的剖視結構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采用的光源組件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采用的散熱鰭板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采用的底座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其中,圖中各附圖標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藍新科技有限公司;東莞市愛比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藍新科技有限公司;東莞市愛比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81001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結合湍流效應的超聲波和微波協同提取裝置
- 下一篇:一種具有氮氣保護的反應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