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陸上鋼管樁送樁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808520.4 | 申請日: | 2017-07-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017270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16 |
| 發明(設計)人: | 賈雷剛;魏明明;劉佳;蔣海里;張玉福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公路橋梁(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13/10 | 分類號: | E02D13/10;E02D7/1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興律師事務所31283 | 代理人: | 薛琦,何橋云 |
| 地址: | 200433***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陸上 鋼管 樁送樁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陸上鋼管樁送樁器。
背景技術
鋼管樁是一種通過將其埋設在泥土中,起到支撐和固定上層建筑結構的基礎建材。由于鋼管樁具有承載力高、擠土效應低、土層擾動小等優勢,因此廣泛應用于建筑基礎工程上。
將鋼管樁埋入土內,通常是使用液壓振動錘來實現的。液壓振動錘通過其液壓鉗夾住鋼管樁的側壁,并在通電后產生強大激振力,該激振力通過鋼管樁傳播給與樁接觸的土層,以引起土壤物理性能的改變,減小樁周土體摩擦阻力,從而使鋼管樁能夠輕易的埋入土層中。
由于固定在鋼管樁頂端的液壓振動錘體積較大,會阻礙鋼管樁完全埋到土內。因此,現有的方案中需要在埋入鋼管樁的施工地點先挖一個深坑,再將鋼管樁埋到坑內,使鋼管樁的頂部露在土層表面,并在撤走液壓振動錘后將這個坑填上,使鋼管樁完全埋入土層內。這種需要預先挖坑的施工方法會產生很多工作量,耗費大量的人力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在使用液壓振動錘將鋼管樁埋入土層時,需要在土層上先挖一個深坑并在埋入鋼管樁后填上,從而產生很多工作量,耗費大量人力成本的缺陷,提供一種陸上鋼管樁送樁器。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一種陸上鋼管樁送樁器,其用于將鋼管樁連接于液壓振動錘,所述陸上鋼管樁送樁器包括:
聯結部,所述聯結部垂直設置,所述聯結部的頂部連接于所述液壓振動錘;
夾持機構,所述夾持機構設置于所述聯結部的底部,所述夾持機構用于夾持所述鋼管樁。
該陸上鋼管樁送樁器的夾持機構用于將鋼管樁夾住,再通過與液壓振動錘相連的聯結部,將液壓振動錘產生的激振力傳遞至鋼管樁上。由于該陸上鋼管樁送樁器有效地延長了液壓振動錘下方的鋼管樁的伸出長度,因此液壓振動錘可以通過陸上鋼管樁送樁器將鋼管樁直接埋入土層的所需深度,而無需事先在土層上挖深坑。
較佳地,所述聯結部包括鋼管,所述液壓振動錘夾持所述鋼管的頂部側壁,使所述聯結部可拆卸連接于所述液壓振動錘。
較佳地,所述聯結部還包括一圓板狀的連接件,所述連接件水平設置并固定于所述鋼管的底部。
較佳地,所述聯結部還包括頂部加強環,所述頂部加強環套設于所述鋼管的頂部側壁并固定于所述鋼管。
該頂部加強環用于加強聯結部上部的結構強度,使液壓振動錘更加牢固地夾持住聯結部。
較佳地,所述夾持機構包括:
液壓鉗,所述液壓鉗連接于所述連接件;
油缸,所述油缸具有液壓管,所述液壓管連接于所述液壓鉗,使所述油缸驅動所述液壓鉗夾持所述鋼管樁的側壁。
液壓系統的輸出壓力十分穩定,不會受到液壓振動錘產生的激振力的影響,因此十分適合用于夾持鋼管樁這種場合。
較佳地,所述連接件上具有多個螺紋孔,所述液壓鉗通過螺釘連接于任意所述螺紋孔內。
通過改變液壓鉗所連接的螺紋孔,可以改變液壓鉗在連接件上的相對位置,使液壓鉗在夾持不同直徑的鋼管樁時,鋼管樁與陸上鋼管樁送樁器的軸線一直保持重合,降低了陸上鋼管樁送樁器在埋入土層時所受的阻力。
較佳地,所述連接件具有第一連通孔,所述第一連通孔垂直設置于所述連接件的中心并貫穿所述連接件,所述鋼管具有第二連通孔,所述第二連通孔設置于所述鋼管并貫穿所述鋼管的側壁,所述液壓管穿設于所述第一連通孔與所述第二連通孔。
該結構將輸液壓管設置在在鋼管內,起到保護液壓管的作用,并且在該陸上鋼管樁送樁器被埋入土層中時,液壓管不與土層直接接觸,降低了陸上鋼管樁送樁器埋入土層時產生的阻力。
較佳地,所述夾持機構包括兩個液壓鉗,兩個所述液壓鉗沿所述連接件的軸線對稱設置。
該結構能夠同時夾持住鋼管樁兩側的側壁,從而在送樁時,增強鋼管樁與陸上鋼管樁送樁器之間的連接強度。在需要將較大直徑的鋼管樁埋入土層時,能夠有效提高施工安全性。
較佳地,所述鋼管的外表面具有刻度,所述刻度用于指示所述鋼管的埋入深度。
在陸上鋼管樁送樁器被埋入土層中時,施工人員可以根據鋼管表面露出土層的刻度數值得出該陸上鋼管樁送樁器的埋入深度,并最終計算出鋼管樁的埋入深度。
本實用新型的積極進步效果在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公路橋梁(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公路橋梁(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80852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