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閥門節能模塊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807139.6 | 申請日: | 2017-07-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018603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16 |
| 發明(設計)人: | 謝海龍;陳國順;謝海勇;徐華豐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中孚流體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K31/02 | 分類號: | F16K31/02 |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眾智信知識產權事務所53113 | 代理人: | 錢磊 |
| 地址: | 3251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閥門 節能 模塊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閥門用電器組件,尤其是一種閥門節能模塊。
背景技術
閥門是流體輸送系統中的控制部件,具有截止、調節、導流、防止逆流、穩壓、分流或溢流泄壓等功能。用于流體控制系統的閥門,從最簡單的截止閥到極為復雜的自控系統中所用的各種閥門,其品種和規格相當繁多。閥門可用于控制空氣、水、蒸汽、各種腐蝕性介質、泥漿、油品、液態金屬和放射性介質等各種類型流體的流動。
但是隨著工業的發展,閥門不單單是一個機械裝置,其中還配入了電子部件,電磁閥是最常見的機電一體閥門,而其中的電子部分,通常都是直接接市電的,由于市電網為220V交流電,閥門的電子組件接入后,一直在通電,因此功耗比較大,不適用于現有市場節能減排的需求。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保護線圈的閥門節能模塊。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閥門節能模塊,可調電容C1與整流二極管D1并聯,并聯電路一端連入繼電器K1一端,繼電器K1另一端與整流二極管D2并聯,整流二極管D2與可調電容C5連接,整流二極管D1與可調電容C2連接,可調電容C2與可調電容C5連接,連接點接地,可調電容C1與整流二極管D1構成并聯電路,與二極管D7與電阻R1構成串聯電路串聯,電阻R2與有極電容C3串聯構成RC電路,電阻R2與電阻R1連接,有極電容C3接地,穩壓二極管D6正極接地,負極與電阻R1連接,電阻R3一端、二極管D7負極、晶閘管Q1陽極分別與電阻R1連接,有極電容C4的正極、二極管D7、雙向觸發二極管TR1一端分別與電阻R3另一端連接,有極電容C4的負極、雙向觸發二極管TR1另一端分別晶閘管Q1的G極連接,晶閘管Q1的陰極接地。
上述結構構成的節能模塊應用到閥門中時,采用雙組間斷控制原理,本電路結合了每組線圈的額定功率,分別計算出每組線圈的匝數,分為大功率線圖和小功率線線圖,電路板中第一組隔離整流橋直接控制小功率線圈,第二組控制大功率線圈,在工作達到穩定后,通過RC時間控制電路,來切斷第二組大功率線圈,第一組小線圈保持工作,從而達到節能減排效果。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施例的電路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考圖1可知,本實用新型一種閥門節能模塊,可調電容C1與整流二極管D1并聯,并聯電路一端連入繼電器K1一端,繼電器K1另一端與整流二極管D2并聯,整流二極管D2與可調電容C5連接,整流二極管D1與可調電容C2連接,可調電容C2與可調電容C5連接,連接點接地,可調電容C1與整流二極管D1構成并聯電路,與二極管D7與電阻R1構成串聯電路串聯,電阻R2與有極電容C3串聯構成RC電路,電阻R2與電阻R1連接,有極電容C3接地,穩壓二極管D6正極接地,負極與電阻R1連接,電阻R3一端、二極管D7負極、晶閘管Q1陽極分別與電阻R1連接,有極電容C4的正極、二極管D7、雙向觸發二極管TR1一端分別與電阻R3另一端連接,有極電容C4的負極、雙向觸發二極管TR1另一端分別晶閘管Q1的G極連接,晶閘管Q1的陰極接地。
顯然,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了清楚的說明所做的舉例,而并非對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由此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中孚流體機械有限公司,未經浙江中孚流體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80713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