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碳纖維絲束的浸膠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20804502.9 | 申請日: | 2017-07-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170140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03 |
| 發(fā)明(設計)人: | 王斐;胡潔花 | 申請(專利權)人: | 蘭州藍星纖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5C3/12 | 分類號: | B05C3/12;B05C11/02;B05C13/02;B05D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舟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11550 | 代理人: | 潘聰聰 |
| 地址: | 730060 甘***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碳纖維 絲束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碳纖維絲束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碳纖維絲束的浸膠裝置。
背景技術
樣品條的好壞直接關系其結果能否準確反映樣品的真實力學性能,而樣品的浸膠、固化是樣品條制備的關鍵。
目前,浸膠過程大多采用手動浸膠,即取一定長度的纖維,用手拿住兩端浸入配制好的膠液中,取出后抖去多余膠液,將浸膠后的纖維加一定張力固定在固化用的框架上進行固化。該方法適用于小絲束(1K、3K、12K)碳纖維。對于大絲束的碳纖維復絲浸膠(24K),該方法人為因素影響較大,對于多余的膠液每次、每人抖動都不一致,放置在固化框架上所使用的張力亦存在差異和不確定性,加之纖維單絲數(shù)量多,使用該方法,膠液不易將樣品條完全浸透,單根纖維所受的張力也不一致。
通過手動浸膠后進行固化的樣品條,在斷裂后,其斷裂處是呈分裂狀的,沒有平整的斷裂面;這是由于通過手動浸膠后進行固化的樣品條,其橫截面具有較多、較大的氣孔或樹脂未均勻的浸透樣品條。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碳纖維絲束的浸膠裝置,旨在保證每個樣條完全被膠液浸透,且保證單根纖維所受的張力一致。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碳纖維絲束的浸膠裝置,包括:
框架主體;
絲軸固定架,安裝在所述框架主體上;
至少兩個第一絲束展開輥,安裝在所述框架主體上,用于將從所述絲軸固定架出來的絲束進行展開;
膠液盒放置平臺,安裝在所述框架主體上,用于放置膠液盒,并使所述第一絲束展開輥能位于所述膠液盒內;
第一集中輥,安裝在所述框架主體上,用于將經(jīng)由所述第一絲束展開輥的浸有膠液的絲束進行集中;
膠液擠壓機構,安裝在所述框架主體上,用于將經(jīng)由所述第一集中輥的浸有膠液的絲束進行擠壓以擠除多余膠液。
在一個可能的設計中,還包括導輥組,安裝在所述框架主體上,且位于所述絲軸固定架與第一絲束展開輥之間,用于將絲束導向所述第一絲束展開輥。
在一個可能的設計中,膠液擠壓機構包括輥架以及安裝在所述輥架上的第一輥子和第二輥子;彈性件,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輥子上,第二端固定在所述輥架上;所述第二輥子位于所述第一輥子與所述彈性件的第二端之間。
在一個可能的設計中,還包括第二絲束展開輥,安裝在所述框架主體上,且位于所述第一絲束展開輥與第一集中輥之間。
在一個可能的設計中,還包括絲束纏繞架,可轉動地安裝在所述框架主體上,用于收集經(jīng)由膠液擠壓機構的絲束。
在一個可能的設計中,還包括:
第二集中輥,安裝在所述框架主體上,且位于所述膠液擠壓機構與絲束纏繞架之間;
槽輥,安裝在所述框架主體上,且位于所述第二集中輥與絲束纏繞架之間。
在一個可能的設計中,還包括張力調節(jié)機構,與所述絲軸固定架相連,用于調節(jié)絲束張力。
在一個可能的設計中,所述框架主體包括第一升降機構與第二升降機構中的至少一個;其中,所述第一升降機構用于安裝所述第一絲束展開輥;所述第二升降機構用于安裝所述膠液盒放置平臺。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還提出一種碳纖維絲束的浸膠方法,包括:
在膠液盒中通過展開輥將絲束展開;
通過集中輥將浸有膠液的絲束進行集中;
將集中后的浸有膠液的絲束進行擠壓以擠除多余膠液。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再提出一種碳纖維絲束的固化方法,將浸有膠液的絲束分四階段進行固化;包括:
在第一階段采用40-70℃固化30-70分鐘;
在第二階段采用80-120℃固化30-70分鐘;
在第三階段采用120-170℃固化30-70分鐘;
在第四階段采用140-180℃固化20-40分鐘。
本實用新型提出的碳纖維絲束的浸膠裝,將纖維束展開、集中,保證每個樣條完全被膠液浸透,同時保證所受的張力一致。采用梯度升溫,降低稀釋劑和反應過程中產(chǎn)生的物質揮發(fā)速度,降低樣品條截面的氣孔數(shù)目,保證樣品制備階段不對結果準確性產(chǎn)生影響,降低測定樣品的CV值。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碳纖維絲束的浸膠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的碳纖維絲束的浸膠裝置的側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膠液擠壓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碳纖維絲束的浸膠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蘭州藍星纖維有限公司,未經(jīng)蘭州藍星纖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804502.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