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大壩基坑污水處理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802702.0 | 申請日: | 2017-07-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872576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12 |
| 發明(設計)人: | 連詠芳;陳祖榮;林立;賴建文;林海涵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水利水電第十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04 | 分類號: | C02F9/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50001***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大壩 基坑 污水處理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水利工程大壩基坑污水處理回收領域,針對大壩基坑污水的處理回收技術。
背景技術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是一個國家生存發展的首要基礎建設之一。隨著社會日益突飛猛進的發展,這一建設項目的重要性也在不斷地凸顯。水利大壩施工過程中會形成一些基坑,基坑中的積水主要來源于施工期倉面沖洗用水、施工期倉面養護用水、施工期降雨雨水等。早期的水利工程施工中在基坑里產生的污水以及雨水、滲透水等都是未經過處理或只作簡單沉淀處理就直接排放到下游側,對下游的水源污染嚴重。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大壩基坑污水處理系統以解決工程施工過程中所產生的污水對下游水資源的不利影響。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大壩基坑污水處理系統,其要點在于它包括大壩基坑抽排水裝置、沉淀池、污水處理系統和回用蓄水池,大壩基坑抽排水裝置包括排污泵固定平臺、第一排污泵、水管,污水處理系統包括第二排污泵、四通接頭、離心泵、加藥箱、攪拌器、臥螺離心機,排污泵固定平臺漂浮固定在大壩基坑上,第一排污泵固定在排污泵固定平臺的下方,第一排污泵通過水管與沉淀池相接,第二排污泵固定于沉淀池的水面下方,抽取沉淀池上部的水進入四通接頭,四通的三個出口分別裝有球閥,第一出口通過管道經離心泵進入加藥箱,用于溶解污水處理添加藥,加藥箱的上方固定有攪拌器,加藥箱的出水管與沉淀池相接,第二出口所接的管道出口位于第二排污泵的上方,第三出口通過管道接臥螺離心機,臥螺離心機的另一端接回用蓄水池。
本實用新型通過大壩基坑抽排水裝置、沉淀池、污水處理系統、回用蓄水池幾個系統對大壩基坑污水進行靜置、沉淀、加藥等處理,處理后的水可用于倉面沖洗和養護,節約能源,凈化后的水即使排放到下游側也不會對下游水源造成嚴重污染,降低施工過程對環境的影響。
所述的沉淀池為三級沉淀池,由第一級沉淀池、第二級沉淀池、第三級沉淀池構成,第一級沉淀池為初級沉淀,第一級沉淀池與第二級沉淀池的出水口A高度為H1,加藥箱固定于第二級沉淀池的上方,加藥箱的出水管接入第二級沉淀池,第二級沉淀池與第三級沉淀池的出水口B高度為H2,H1大于H2,出水口B上加裝一個攔污柵,防止固態污染物流入三級沉淀池,第二排污泵固定于第三級沉淀池的水面下方,抽取第三級沉淀池上方的水。
將沉淀池設計為三級沉淀池,使第三級沉淀池中的水就已經能利用了,本實用新型用第三級沉淀池的水對加藥箱內的藥物進行溶解,節約能源。
臥螺離心機的排放端接有裝泥漿袋。
排污泵固定平臺由油桶浮箱構成,油桶浮箱搭建成中空的“回”字形,“Π”型鐵管龍門架固定焊接在油桶浮箱的上方,第一排污泵固定在鐵管龍門架的橫梁下方,并使第一排污泵的葉輪在水面以下。
在油桶浮箱“回”字形內側底平板下方40cm處安裝一個水位開關,并與第一排污泵的控制系統電連接。
第二排污泵用鐵管龍門架吊裝在第三級沉淀池水面下方。
加藥箱中部設計有隔板,分成左右兩個獨立的加藥箱,分別固定有攪拌器,一邊加聚丙烯酰胺,另一邊加氯化鋁,由各自的出藥口流出后匯合于沉淀池的進藥管。
回用蓄水池外部下方安裝一臺管道泵。可將回用蓄水池中的水用于施工中。
本實用新型不但解決了污水對下游水資源的影響問題,還能對水資源進行回收再利用,既簡便又節省施工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原理示意圖
圖2為大壩基坑抽排水裝置的示意圖
圖3為三級沉淀池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大壩基坑抽排水裝置11排污泵固定平臺 12第一排污泵13鐵管龍門架 14水位開關2污水處理系統21第二排污泵 22四通接頭221第一出口222第二出口223第三出口23離心泵25加藥箱 26攪拌器28臥螺離心機29裝泥漿袋 3沉淀池31第一級沉淀池32第二級沉淀池33第三級沉淀池34出水口B 35進藥管36出水口A 37水泵4回用蓄水池41管道泵5水管8攔污柵。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視圖對本發明進行詳細的描述,所列舉的實施例可以使本專業的技術人員更理解本發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發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水利水電第十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經中國水利水電第十六工程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80270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