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汽車腳墊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802684.6 | 申請日: | 2017-07-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954067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02 |
| 發明(設計)人: | 孔德威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金騰橡塑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N3/04 | 分類號: | B60N3/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32112 | 代理人: | 崔立青 |
| 地址: | 211316***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 腳墊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腳墊。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汽車越來越多地成為人們的代步工具,汽車腳墊作為一種汽車內部的用品,可以防止鞋底殘留的水分、雜物帶入到汽車內,造成離合器、制動器和油門間的滑動,避免安全隱患。目前的汽車腳墊主要向美觀化發展,對于功能性的發展相對較弱,腳墊上表面一般采用簡單的花紋,膠墊的上表面沒有功能分區,駕駛員踩在汽車腳墊上時,或者由于腳墊的摩擦力太大,駕駛員的腳不能及時地對剎車或離合器進行控制,或者由于腳墊的摩擦力太小,有時會發生打滑現象,不利于駕駛員的安全駕駛。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汽車腳墊,該腳墊專門設置了用于放置雙腳的區域,以有利于駕駛員的安全駕駛,具體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汽車腳墊,其包括墊體,該墊體呈平板狀,具有一上表面和與上表面相背的下表面,所述墊體包括一呈矩形的中間體部、連接在中間體部前側面的呈矩形的前體部、連接在中間體部的后側面的兩個后體部,所述前體部的四個側面分別為前側面、與前側面相背的后側面、以及連接前側面與后側面的左側面與右側面;
在前體部的上表面上設置有一左踩踏部和一右踩踏部,所述左踩踏部和右踩踏部均由前體部的上表面下凹所形成;所述左踩踏部分別貫穿前體部的前側面和左側面,所述右踩踏部貫穿前體部的右側面;
在墊體的上表面布置有條紋狀的凸起;兩個后體部由中間體部的后側面朝遠離前體部的同一方向延伸而形成,在兩個后體部之間具有間隙,中間體部與兩個后體部之間形成一凹槽。優選地,墊體上的條紋狀的凸起沿墊體的左右方向延伸,并延伸到墊體的左右兩側的側面。
本實用新型中,設置了一左踩踏部和一右踩踏部,該左踩踏部用于駕駛員放置其左腳,右踩踏部用于放置其右腳,設置專門的左踩踏部和右踩踏部后,作為駕駛員的左右腳的放置區域,有利于駕駛員對剎車和離合器及其他部件進行穩定和及時的操控,保證駕駛員對車輛的穩定及安全的駕駛。為使本實用新型能夠穩定地鋪設在車內,本汽車腳墊設置了兩個后體部,在鋪設汽車腳墊時,將兩個后體部沿駕駛員座椅的兩側鋪設在車內,使汽車腳墊能夠覆蓋整個駕駛員的活動區域,增強本實用新型的防護性能。
進一步,在凹槽的底部設置有兩個片狀的后端片。在完成腳墊的鋪設后,兩個后端片需向上折彎,并抵靠在駕駛員座椅的前側面,防止腳墊卡持在駕駛員座椅下的縫隙中,影響駕駛員對座椅的調整。
進一步,在兩個后體部的后側端面上各設置有一延伸部,該延伸部位于后體部的后側面的外側邊緣。在鋪設汽車腳墊時,兩個后端片用于與后排鋪設的腳墊相互疊合在一起,對汽車內部形成較為全面的防護。
進一步,后體部的后側面上設置有一弧形凹槽,該弧形凹槽鄰接于所在后體部上的延伸部的內側面。本實用新型一般采用橡膠材料進行制作,為防止延伸部從后體部上撕裂下來,在后體部上設置了一弧形凹槽,該弧形凹槽可有效地消除延伸部與后體部之間的內側拐角處的內應力,增強腳墊的使用壽命。
優選地,左踩踏部和右踩踏部的底面為光面。將左踩踏部和右踩踏部的底面設置為光面后,可使駕駛員的腳能夠輕松地進行小范圍的移動,能夠及時對車輛進行控制。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在本申請中,所有的關于方向的描述,均以本實用新型放置在汽車上后,與駕駛員的身體的方向相同,例如前體部的前側面是指前體部的與駕駛員的正面方向相同的側面,前體部的左側面是指前體部的與駕駛員的左面方向相同的側面,其它的關于方向的描述以此類似,圖1中的紙面的左側為本申請中的左側,紙面的上側為本申請中的前側,其它的關于方向的描述以此類推。
實施例1:
參閱圖1,一種汽車腳墊,其包括墊體10,該墊體10呈平板狀,具有一上表面和與上表面相背的下表面,所述墊體包括一呈矩形的中間體部16、連接在中間體部16前側面的呈矩形的前體部11、連接在中間體部16的后側面161的兩個后體部,為方便描述,將兩個后體部分別稱為第一后體部13和第二后體部14。前體部11的四個側面分別為前側面114、與前側面114相背的后側面、以及連接前側面114與后側面的左側面115與右側面116。前體部11與中間體部16之間采用圓弧113過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金騰橡塑有限公司,未經南京金騰橡塑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80268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