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手持、車載UHF頻段對講機天線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796830.9 | 申請日: | 2017-07-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947506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30 |
| 發明(設計)人: | 鐘政;何永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電迅達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理工學院 |
| 主分類號: | H01Q1/24 | 分類號: | H01Q1/24;H01Q1/32;H01Q1/50;H01Q1/36 |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51100 | 代理人: | 江曉萍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區***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手持 車載 uhf 頻段 對講機 天線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種手持車載UHF頻段對講機天線,特別涉及的是一種可直接安裝于對講機上,用于手持移動通信的手持、車載HUF頻段對講機天線。
背景技術:
J型天線由四分之三波長和四分之一波長振子組成,兩根振子底部短路,且平行相距0.04—0.07倍波長。長振子的上部二分之一是端部饋電的半波偶極振子,輻射電磁波,兩根下部的四分之一振子完成阻抗匹配,饋電點距底部八分之一波長。
J型天線在VHF、UHF頻段的通信領域獲得廣泛應用,在J型天線的基礎上再增加一個半波振子,即構成J型折合天線。這種天線增益高,輻射仰角低,但振子間隔設計較大,一般用于固定臺站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將固定臺站使用的J型折合天線應用于車載和手持移動通信中的結構簡單、易生產、成本低、易于攜帶的手持、車載UHF頻段對講機天線。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來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本實用新型手持、車載UHF頻段對講機天線,包括第一天線振子、第二天線振子、第三天線振子、第一短路環、第二短路環、傳輸連接頭、高頻電纜、扼流磁珠、饋電點、含膠熱縮管、天線振子支撐管、套裝在天線振子支撐管外的天線振子層,第一、第二、第三天線振子覆蓋在天線振子支撐管之上,第一短路環、第一天線振子和第二天線振子的上端、第二短路環、第一天線振子和第三天線振子的下端及饋電點饋電端用熱縮管封裝,高頻電纜、扼流磁珠、傳輸連接頭的接線端安裝于天線振子支撐管內。
上述的第一、第二、第三天線振子為銅膠帶,對應400—500MHz頻段時、第一天線振子長度為460—580mm,第二天線振子6長度為308—385mm,第三天線振子長度為152—190mm,相鄰天線振子間的間隔為5mm—10mm。
上述的第一、第二短路環為雙面導電銅膠帶,連接第一、第二、第三天線振子的低阻抗端和高阻抗端。
上述的天線振子支撐管為玻纖管,直徑Φ8—12mm,質量輕,強度高,不易變形,高頻特性好。
上述的高頻電纜為Φ3mmm、50歐姆高頻同軸電纜,一端連接傳輸連接頭而另一端芯線連接第一天線振子,屏蔽線連接第三天線振子。
上述的扼流磁珠為鎳鋅磁環,套在高頻電纜的上端,將不平衡饋電轉換為平衡饋電,有效改善了天線的方向圖。
上述的傳輸連接頭為SMA高頻接頭,SMA高頻接頭連接高頻電纜的下端。
上述的饋電點為平衡饋電點,饋電點位于距天線底部八分之一波長處。
本實用新型中減小振子間隔設計,由天線仿真軟件指示最佳饋電點的變化規律,由此大幅減小天線直徑;采用高頻特性好的輕、硬支撐材料,采用輕質的滿足高頻趨膚效應的振子材料。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1、結構簡單,易生產,成本低廉;
2、質量輕,外型纖細,易于攜帶;
3、可作為車載天線;也可安裝于對講機上,手持移動。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手持、車載UHF頻段對講機天線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本實施例手持、車載UHF頻段對講機天線,包括第一天線振子5、第二天線振子6、第三天線振子7、第一短路環4、第二短路環12、傳輸連接頭3、高頻電纜9、扼流磁珠8、饋電點10、含膠熱縮管11、天線振子支撐管1、套裝在天線振子支撐管外的天線振子層2,第一、第二、第三天線振子5、6、7覆蓋在天線振子支撐管1之上,第一短路環4、第一天線振子5和第二天線振子6的上端、第二短路環12、第一天線振子5和第三天線振子7的下端及饋電點10饋電端用熱縮管11封裝,高頻電纜9、扼流磁珠8、傳輸連接頭3的接線端安裝于天線振子支撐管1內。
第一、第二、第三天線振子5、6、7為銅膠帶,對應400—500MHz頻段時、第一天線振子5長度為460—580mm,第二天線振子6長度為308—385mm,第三天線振子7長度為152—190mm。相鄰天線振子間的間隔為5mm—10mm。
第一、第二短路環4、12為雙面導電銅膠帶,連接第一、第二、第三天線振子5、6、7的低阻抗端和高阻抗端。
天線振子支撐管1為玻纖管,直徑Φ10mm。高頻電纜9為Φ3mmm、50歐姆高頻同軸電纜,一端連接傳輸連接頭3而另一端芯線連接第一天線振子5,屏蔽線連接第三天線振子7。
扼流磁珠8為鎳鋅磁環,套在高頻電纜9的上端,將不平衡饋電轉換為平衡饋電。
傳輸連接頭3為SMA高頻接頭,SMA高頻接頭連接高頻電纜9的下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電迅達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理工學院,未經成都電迅達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理工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796830.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發聲裝置的振膜的膜材和振膜
- 下一篇:通信方法、裝置及存儲介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