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可全角度轉向的地面泛光燈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795437.8 | 申請日: | 2017-07-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875241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12 |
| 發明(設計)人: | 雷繼張;宋時超;王永莉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宏潔機電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1S8/00 | 分類號: | F21S8/00;F21V14/02;F21V17/10;F21V21/08;F21V21/30;F21W131/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021 江蘇省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角度 轉向 地面 泛光燈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照明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可全角度轉向的地面泛光燈。
背景技術
泛光燈作為電光源的換代產品已被越來越多的人們認可,在許多領域得到應用,例如:停車場、游樂園、橋梁和隧道等。
申請號為“201320037244.8”的中國專利公布了一種泛光燈,包括泛光燈主體,所述泛光燈主體下方設置有底座,所述泛光燈主體和底座之間設置有旋轉支架,所述泛光燈主體與旋轉支架之間設置有鎖緊螺栓。
該種結構雖然能夠提供照明,但是在使用過程中,若要改變泛光燈主體的照明方向,只能通過調節鎖緊螺栓,使得泛光燈主體繞著底座側壁夾持的方向單向轉動。由于支架與轉盤之間的轉向是受限制的,因此不能實現全角度轉動。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全角度轉向的地面泛光燈,能夠較為方便的實現泛光燈主體在各個方向上的轉動。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可全角度轉向的地面泛光燈,包括燈殼和透視窗,所述燈殼和透視窗組成的空腔內設置有發光體,所述燈殼靠近透視窗的一側設置有主支撐桿,所述主支撐桿的一端與燈殼之間球鉸接,所述主支撐桿的另一端連接有底座,所述燈殼遠離透視窗的一端沿寬度方向分別設置有輔助支撐桿,每一所述輔助支撐桿與燈殼之間鉸接,每一所述輔助支撐桿的長度可調。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主支撐桿與燈殼之間球鉸接,因此可以將燈殼繞著主支撐桿360度任意旋轉;輔助支撐桿與燈殼之間鉸接,因此可以單方向調節輔助支撐桿與燈殼之間的夾角。當把燈殼繞著主支撐桿旋轉到指定角度后,調節輔助支撐桿的長度或者角度,使燈殼保持平衡,從而使得發光體的照明方向符合人們需求。該種結構的地面泛光燈,能夠實現在各個方向上的轉動,克服現有技術中,泛光燈主體只能繞著底座側壁夾持的方向單向轉動的弊端,有效增加了地面泛光燈照明方向調節的靈活性。
作為優選,每一所述輔助支撐桿包括第一支撐桿和第二支撐桿,所述第一支撐桿與燈殼鉸接,所述第一支撐桿與第二支撐桿相靠近的一端分別設置有旋向相反的外螺紋,所述第一支撐桿和第二支撐桿外側套設有外套管,所述外套管內壁設置有與外螺紋相互轉動配合從而使得第一支撐桿與第二支撐桿之間靠近或者遠離的內螺紋。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需要調節輔助支撐桿的長度時,轉動外套管,第一支撐桿與第二支撐桿之間會發生靠近或者遠離的相對移動;當反向轉動外套管時,第一支撐桿與第二支撐桿之間進行與上面相反的移動過程;通過轉動外套管,實現輔助支撐桿長度的調節。
作為優選,所述外套管表面設置有相互平行的凸緣。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平行凸緣的設置用于增加手指與外套管之間的摩擦力,有利于手指對外套管的轉動,對輔助支撐桿長度的調節起到輔助優異效果。
作為優選,每一所述第二支撐桿遠離第一支撐桿的一端設置有尖刺部。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本實用新型的泛光燈應用在草地或者帶有土壤的地面時,尖刺部的設置能夠插入土壤內,使得輔助支撐桿與地面之間的固定更加穩定,對于燈殼的平衡起到輔助優異效果;當本實用新型的泛光燈應用在廣場等水泥地面上時,尖刺部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小,幾乎不會受地面凹凸狀況的影響,同樣能夠與地面良好的接觸,穩定的支撐殼體結構。
作為優選,所述尖刺部包括設置在第二支撐桿內部的滑移槽,所述滑移槽內滑移連接有尖刺體,所述滑移槽側壁設置有用于貫穿滑移槽側壁厚度的卡嵌槽,所述尖刺體沿徑向設置有從卡嵌槽中伸出的定位塊。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需要固定輔助支撐桿的位置時,推動定位塊,使定位塊沿著卡嵌槽移動,尖刺體沿著滑移槽移動,從而使得尖刺體伸出或者縮回滑移槽內。
作為優選,所述卡嵌槽呈頂端設置有第一定位槽,所述卡嵌槽底端設置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到第二支撐桿底端的距離大于尖刺體的長度,所述第二定位槽到第二支撐桿底端的距離小于尖刺體的長度。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不需要使用尖刺體時,推動定位塊并使定位塊卡嵌在第一定位槽內,由于第一定位槽到第二支撐桿底端的距離大于尖刺體的長度,因此尖刺體會縮回滑移槽內。當需要使用尖刺體時,推動定位塊并使定位塊卡嵌在第二定位槽內,由于第二定位槽到第二支撐桿底端的距離小于尖刺體的長度,因此尖刺體會伸出滑移槽。
作為優選,所述定位塊包括定位桿和設置在定位桿頂端的按壓板,所述按壓板呈扇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宏潔機電工程有限公司,未經江蘇宏潔機電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79543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