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磁線圈散熱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791116.0 | 申請日: | 2017-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961652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02 |
| 發明(設計)人: | 王偉;王毅;向軍;唐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合一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F27/28 | 分類號: | H01F27/28;H01F27/08;H01F27/1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越秀區哲力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44288 | 代理人: | 徐朝榮,馬簪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市中***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磁 線圈 散熱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磁線圈散熱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電磁線圈散熱系統。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的,電磁線圈包括導線,而根據公知常識,導線一般由銅、鋁或銀制成,以起到導電作用。在電磁線圈工作過程中,電磁線圈的導線通電產生磁場,而在產生磁場的同時,也會產生熱量,尤其是電磁線圈應用于激光驅動的質子醫療范圍中的強磁場重頻磁體時,單次通電加載,可產生10T以上強磁場,但是由于導線電阻的存在,而產生強磁場就需要其強大的電流和密集的繞線,因此導線在產生強磁場的同時也會產生大量焦耳熱,這些熱量如果不及時排出,將會使線圈溫度升高,增加線圈的電阻,在下一次加載時,會產生更多的熱量,降低磁場強度,所以這些熱量必須排出。而目前,通過風機對電磁線圈外部強制風冷散熱,但由于部分電磁線圈的導線外還包裹有絕緣層,導致導線的散熱效果較差,遠不能滿足行業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磁線圈散熱系統,其通過采用電磁線圈、熱管、冷卻腔室的結合設計,且由于通道的內壁至少部分由導線的壁面形成,使得導線的熱量可傳遞向熱管,并通過熱管與流經冷卻腔室內的絕緣冷卻液熱交換,可不斷將導線的熱量排走,從而可提高導線的散熱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
電磁線圈散熱系統,包括電磁線圈、熱管、用于供絕緣冷卻液流經的冷卻腔室、與冷卻腔室連通的進液管、以及與冷卻腔室連通的出液管;所述電磁線圈上設置有通道,所述電磁線圈包括導線,所述通道的內壁至少部位由導線的壁面形成;所述熱管包括伸入通道內的受熱段、位于冷卻腔室內并用于伸入所述絕緣冷卻液內的冷凝段。
進一步地,該電磁線圈散熱系統包括兩冷卻腔室,所述熱管包括與該兩冷卻腔室分別一一對應并位于對應冷卻腔室內的兩所述冷凝段;該兩冷凝段分別一一對應地設置在受熱段的兩端,并分置于通道的兩側。
進一步地,該兩冷卻腔室分別一一對應地設置在兩箱體上,所述箱體上設置有安裝孔,所述熱管從安裝孔伸入冷卻腔室內,并與安裝孔的內壁液密封配合。
進一步地,所述熱管受熱段與通道的內側壁相靠貼。
進一步地,所述熱管為絕緣管。
進一步地,所述熱管熱管包括管體,所述管體外表面設置有絕緣層。
進一步地,電磁線圈設置有多個通道,該電磁線圈散熱系統包括與該多個通道分別一一對應的多個所述熱管,各熱管的受熱段伸入對應通道內。
進一步地,所述通道沿電磁線圈的軸線方向延伸。
進一步地,所述導線為銅導線。
相比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通過采用電磁線圈、熱管、冷卻腔室的結合設計,且由于通道的內壁至少部分由導線的壁面形成,使得導線的熱量可傳遞向熱管,并通過熱管與流經冷卻腔室內的絕緣冷卻液熱交換,可不斷將導線的熱量排走,從而可提高導線的散熱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0、電磁線圈;11、通道;20、熱管;21、受熱段;22、冷凝段;31、冷卻腔室;32、箱體;40、進液管;50、出液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需要說明的是,在不相沖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實施例之間或各技術特征之間可以任意組合形成新的實施例。
如圖1所示的一種電磁線圈散熱系統,包括電磁線圈10、熱管20、用于供絕緣冷卻液流經的冷卻腔室31、與冷卻腔室31連通的進液管40、以及與冷卻腔室31連通的出液管50;所述電磁線圈10上設置有通道11,所述電磁線圈10包括導線,所述通道11的內壁至少部分由導線的壁面形成;所述熱管20包括伸入通道11內的受熱段21、位于冷卻腔室31內并用于伸入絕緣冷卻液中的冷凝段22。
本實用新型通過采用電磁線圈10、熱管20、冷卻腔室31的結合設計,且由于通道11的內壁至少部分由導線的壁面形成,在使用時,絕緣冷卻液從進液管40進入冷卻腔室31內,然后經冷卻腔室31從出液管50流出,而電磁線圈10的導線的熱量可傳遞向熱管20的受熱段21,然后經受熱段21傳遞至冷凝段22,由于熱管20的冷凝段22位于冷卻腔室31內,使得冷凝段22與流經冷卻腔室31內的絕緣冷卻液熱交換,不斷將導線的熱量導入絕緣冷卻液內排走,從而可提高導線的散熱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合一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廣東合一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79111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自動配料打漿系統
- 下一篇:一種保暖型外衣襯布生產用快速烘干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