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殿堂造型之家族合葬骨灰安置堂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789995.3 | 申請日: | 2017-07-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033025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23 |
| 發明(設計)人: | 畢建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畢建波 |
| 主分類號: | E04H13/00 | 分類號: | E04H13/00 |
| 代理公司: | 丹東匯申專利事務所21227 | 代理人: | 徐楓燕 |
| 地址: | 118000 遼寧省***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殿堂 造型 家族 合葬 骨灰 安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骨灰安喪葬用品,尤其涉及的是容納骨灰或可紀念性物品的,便于祭奠、特別是集中祭奠故去家族成員的喪葬用品。
背景技術
先人去世后,人們世世代代最終的愿望是為故去的人找一塊墓地來安葬,更會有人動用不少人力、占用一片用地來砌筑墓穴,以至會選用更大的一片用地作為家族墓園,為家族中的人們一一建筑墓穴。在土地資源日益緊張的今天,故人的安葬用地規劃已擠占了活著的人的生活空間,并且墓地或墓園充斥太多的陰森氛圍,增加了祭祀人的沉重、晦氣感,讓晚輩的祭祀多了忌憚,且目前的安葬方式不適于合葬和遷移。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殿堂造型之家族合葬骨灰安置堂,本殿堂造型之家族合葬骨灰安置堂是以符合漢文化禮制來集中安置家族中逝者的骨灰或紀念性物品,它占地小,特別是隨著故人的增加不增加占地,其外觀更多的體現出美觀、大方、雅靜和莊重并存的特點,克服了現有安葬方式的陰森、晦氣感,且更便于固定安置和整體遷移。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殿堂造型之家族合葬骨灰安置堂技術方案,其主要技術內容是:一種殿堂造型之家族合葬骨灰安置堂,包括基座部、中層部和頂蓋部,基座部與其上中層部之間、各層中層部之間、最上中層部與頂蓋部之間端口對接卡箍固定連接,所述的端口對接卡箍固定為上下端口內、外相套插裝固定,套裝處外再由卡箍緊固。
本實用新型公開的殿堂造型之家族合葬骨灰安置堂技術方案,具有占地小,特別是具有隨著故去人的增加不增加占地的技術優點,同一輩份故去的人可居同一層空間,下一輩份故去之人采用加層安置,代代加層,具有家族代代高就的吉祥寓意。其外觀造型美觀、大方、雅靜、莊重且整體性強,克服了現有安葬方式的陰森、晦氣感,更便于固定安置和整體遷移。
附圖說明
圖1、圖2和圖3分別為本實用新型的不同外觀效果結構圖,其中的圖3的頂蓋部與頂層中層部分離,顯示兩者間具有可拆卸連接端口。
圖4和圖5分別為兩實施結構的剖視結構圖。
圖6為對接卡箍固定連接處的放大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且附圖及下部記載內容是為了具體展現本實用新型的構成,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受下面具體記載內容所限。
本實用新型公開的殿堂造型之家族合葬骨灰安置堂,如圖1、圖2和圖3所示,包括基座部1、中層部2和頂蓋部3,頂蓋部3固定在最上層的中層部2,封閉其上端口,構成殿堂或塔宇的整體外觀。所述的中層部的數量為至少一個,中層部2層層加層加高成塔,同一輩份的故人安置于同一中層部2,下一輩份居上一中層部,可代代加層,有家族代代高就的吉祥寓意,代于族人認祖祭祀,與中華傳統的天運循環文化理念相吻合,便于后代了解家族之淵源。
如圖4、圖5所示,基座部1和中層部2內均具有容納骨灰或骨灰盒或紀念物品的空間,空間的上端口開放,便于放置骨灰、骨灰盒或紀念性物品等。基座部1和中層部2上還可開設有洞口5,洞口5由裝飾門4封閉,用于隨時放置或更換小型紀念物品。
其基座部1與其上中層部2之間、各層中層部2之間、最上中層部2與頂蓋部3之間端口對接卡箍固定連接。如圖5所示,基座部1和中層部2為水泥或陶瓷材料具有容納骨灰或骨灰盒或紀念物品空間的預制件,其中的基座部1的上端口預埋有基座套口10,中層部2的上、下端口處同樣預埋有套口21、20,中層部2的下端口套口20與基座套口10或與下層中層部2的上端口套口21均為內外相套插裝,再由螺栓固定,外部再由對開卡箍8卡裝固定,該卡箍8既用于隱蔽上下套口對接固定結構,卡箍8還最好與上層的中層部2外徑口一致,以便于與上中層部2外表面統一貼裝裝飾表面,如彩噴或貼陶瓷裝飾面磚。所述的卡箍8還可以是模擬塔層間圍欄造型的卡箍結構件,如圖1、圖2和圖3所示的部件9,該部件9既為起緊固作用的卡箍8,還是上、下塔層間的圍欄8,具有裝飾和緊固雙重作用。
如圖4所示,基座部1和中層部2為金屬板材制成呈空心腔6的殼體,殼體的空心腔6內填充水泥材料7,構成基座部1、底層中層部2的預制件,以增加底部基體的穩定性,更高加層的中層部2可為金屬材料制造。基座部1的上端口處設有基座套口10,中層部2的上、下端口處也一體設有套口21、20,中層部2的下端口套口20與基座套口10,或與下層中層部2的上端口套口21均為內外相套插裝,再由螺栓固定,外部再由對開卡箍8卡裝固定,該卡箍8既用于隱蔽上下套口對接固定結構,卡箍8還最好與上層的中層部2外徑口一致,以便于與上中層部2外表面統一貼裝裝飾表面,如彩噴或貼陶瓷裝飾面磚。于上、下對接處之間,除可以設置裝飾圍欄的卡箍8,還可以用于固定裝飾塔沿11,如圖6所示,所述的裝飾塔沿11為固定圈18與環坡沿19的一體結構,固定圈18的厚度最好與上、下端口對接間隙相同,固定圈卡入上、下套口端口間隙內與卡箍8共同作用將塔沿11緊固固定在上、下中層部之間的連接處,具有優良的裝飾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畢建波,未經畢建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78999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子信息工程用通信塔固定座
- 下一篇:大風條件下可拆卸式測量擋風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