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烹飪器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789683.2 | 申請日: | 2017-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754998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24 |
| 發明(設計)人: | 嚴平;劉傳蘭;陳逸凡;劉經生;馬志海;劉志才;區達理;馮江平;王帥;王志鋒;杜放 | 申請(專利權)人: | 佛山市順德區美的電熱電器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J27/00 | 分類號: | A47J27/00;A47J36/00;A47J4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 地址: | 528311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米箱 烹飪器具 本實用新型 氣味傳感器 霉變 內鍋 實時檢測 提醒用戶 箱內氣體 應對措施 組件包括 檢測 容置 保證 糧食 檢查 發現 | ||
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烹飪器具,其中,烹飪器具包括:內鍋;米箱組件,與內鍋相連接,米箱組件包括:米箱,用于容置米料;氣味傳感器,設置在米箱上,與米箱內部相連接,用于檢測米箱內部氣味。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烹飪器具,通過在米箱上設置氣味傳感器,實時檢測米箱內氣體的氣味,當檢測到氣味發生變化是,則提醒用戶檢查米箱內米料是否發生了霉變,及時采取措施,一方面,及時采取應對措施,避免糧食的浪費;一方面,及時發現米料發生霉變,保證了用戶的使用安全,保證用戶的身體健康,提升用戶的使用體驗。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廚房電器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烹飪器具。
背景技術
米料的品質與米料自身的品質、以及米料的儲存空間的溫度、濕度、氣密性等都有密切的關系。米料的品質是煮好米飯的基礎,相關技術中,自動飯煲只能實現自動進米、洗米,不能準確地檢測米箱內米料的品質,當米箱內的米料存儲時間過長,或者因存儲的溫度、濕度等因素變化,進而導致米質發生變化,而用戶對此完全不知,繼續進行烹飪,這種情況甚至會影響用戶的身體健康,嚴重影響用戶的使用體驗。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或相關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
為此,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種烹飪器具。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烹飪器具,包括:內鍋;米箱組件,與內鍋相連接,米箱組件包括:米箱,用于容置米料;氣味傳感器,設置在米箱上,與米箱內部相連接,用于檢測米箱內部氣味。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烹飪器具,通過在米箱上設置氣味傳感器,實時檢測米箱內氣體的氣味,當檢測到氣味發生變化是,則提醒用戶檢查米箱內米料是否發生了霉變,及時采取措施,一方面,及時采取應對措施,避免糧食的浪費;一方面,及時發現米料發生霉變,保證了用戶的使用安全,保證用戶的身體健康,提升用戶的使用體驗。
相關技術中,自動飯煲只能實現自動進米、洗米,不能準確地檢測米箱內米料的品質,當米箱內的米料存儲時間過長,或者因存儲的溫度、濕度等因素變化,進而導致米質發生變化,而用戶對此完全不知,繼續進行烹飪,這種情況甚至會影響用戶的身體健康,嚴重影響用戶的使用體驗。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烹飪器具,通過在米箱上設置氣味傳感器,通過氣味傳感器隨時檢測米料的氣味,實現米料品質的檢測,保證煮飯時放入鍋中的米和最終煮出來的米飯是符合用戶品質要求的。若米料品質超出預期值,及時提醒用戶。
另外,根據本實用新型上述的烹飪器具,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術特征: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氣味傳感器設置在米箱的蓋體或側壁上。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地,蓋體或側壁上設置有開孔,氣味傳感器設置在所述開孔上。
在該技術方案中,氣味傳感器可以設置在米箱的蓋體或者側壁上,通過在蓋體或側壁上設置開孔,將氣味傳感器安裝在開口內,一方面,可以保證氣味傳感器充分的與米箱內的氣體相接觸,及時反應米箱內的氣味變化;一方面,將氣味傳感器設置在蓋體或側壁上,方便安裝與維修。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地,還包括:濕度傳感器,設置在米箱的內側壁上。
在該技術方案中,進一步地設置有濕度傳感器,用于檢測米箱內的濕度變化;進一步地,當氣味傳感器檢測到米箱內氣味發生變化時,濕度傳感器進一步檢測米箱內的濕度值,用于判斷米箱內的濕度是否發生了變化進而導致了氣味發生了變化,找出米料變質的原因所在,進而提醒用戶采取應對措施。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地,還包括:溫度傳感器,設置在所述米箱的內側壁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佛山市順德區美的電熱電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經佛山市順德區美的電熱電器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78968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