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壓力烹飪器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789635.3 | 申請日: | 2017-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627059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20 |
| 發明(設計)人: | 王正清;孟城城;陳巍;李建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紹興蘇泊爾生活電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J27/086 | 分類號: | A47J27/086;A47J27/08;A47J27/09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韓建偉;鄒秋爽 |
| 地址: | 312017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第一殼體 第二殼體 配重塊 限壓閥 鍋蓋 壓力烹飪器具 本實用新型 排氣通道 排氣孔 鍋體 凸部 排氣 被烹飪食物 電壓力鍋 方案解決 盛放 積水 延伸 配合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壓力烹飪器具,包括:鍋體,用以盛放被烹飪食物;鍋蓋,鍋蓋設置在鍋體上,鍋蓋設置有排氣通道以及與排氣通道配合的限壓閥,限壓閥包括限壓閥本體和配重塊,配重塊包括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第一殼體套設在第二殼體外,其中,第一殼體上設置有排氣孔,第二殼體上設置有朝向第一殼體延伸的排氣凸部,第一殼體套設在第二殼體上后,排氣凸部插入至排氣孔內。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電壓力鍋的配重塊內容易出現積水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壓力烹飪器具,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壓力烹飪器具的限壓閥的改進。
背景技術
電壓力鍋為常用的烹飪器具。其中,一些電壓力鍋產品為了能夠實現多段調壓功能,在限壓閥處設置了一個位置可調節的配重塊。進一步地,為了保證配重塊體積小且具有一定重重量,同時考慮到加工難度,配重塊通常由兩種不同材質的殼體連接在一起形成。而上述的電壓力鍋產品具有以下問題:
配重塊的兩個殼體之間具有縫隙,因此在限壓閥排氣過程中,蒸汽會順著上述的縫隙進入至配重塊內,并且在配重塊內部產生積水,并且用于極難對積水進行清理,長時間使用后會產生異味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壓力烹飪器具,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電壓力鍋的配重塊內容易出現積水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壓力烹飪器具,包括:鍋體,用以盛放被烹飪食物;鍋蓋,鍋蓋設置在鍋體上,鍋蓋設置有排氣通道以及與排氣通道配合的限壓閥,限壓閥包括限壓閥本體和配重塊,配重塊包括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第一殼體套設在第二殼體外,其中,第一殼體上設置有排氣孔,第二殼體上設置有朝向第一殼體延伸的排氣凸部,第一殼體套設在第二殼體上后,排氣凸部插入至排氣孔內。
應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在壓力烹飪器具工作時,蒸汽從排氣結構排出,并進入直第一殼體內。隨后蒸汽會順著排氣管直接排出至配重塊外,并防止蒸汽從排氣孔處進入至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之間的間隙內,進而防止配重塊內產生積水。因此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電壓力鍋的配重塊內容易出現積水的問題。
進一步地,排氣凸部的端部與第一殼體的外表面平齊,或者排氣凸部的端部突出于第一殼體的外表面。
進一步地,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均為帽狀結構,排氣孔設置在第一殼體的底壁上,排氣凸部設置在第二殼體上的底壁上。
進一步地,排氣孔為多個,排氣凸部為多個,等多個排氣孔和多個排氣凸部一一對應設置。
進一步地,多個排氣孔沿第一殼體的周向間隔設置。
進一步地,第一殼體由金屬材質制成,第二殼體由塑料材質制成,第二殼體上設置有與限壓閥本體配合的連接配合結構。
進一步地,第二殼體通過一體注塑工藝成型并連接在第一殼體上。
進一步地,壓力烹飪器具包括:磁性機構,設置于鍋蓋,磁性機構吸合配重塊脫離限壓閥本體。
進一步地,磁性機構包括:第一磁性件,設置在配重塊上;第二磁性件,設置在鍋蓋內,壓力烹飪器具還包括設置在鍋蓋內的移動機構和驅動機構,其中,第二磁性件設置在移動機構上,移動機構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移動機構處于第一位置時,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對應設置,移動機構處于第二位置時,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錯位設置,驅動機構與移動機構配合并驅動移動機構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移動。
進一步地,壓力烹飪器具為電壓力鍋。
附圖說明
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說明書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紹興蘇泊爾生活電器有限公司,未經浙江紹興蘇泊爾生活電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78963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