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隧道烘干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785584.7 | 申請日: | 2017-07-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095253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13 |
| 發明(設計)人: | 遲永江;項慶康;常新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煙臺明輝熱泵節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6B21/04 | 分類號: | F26B21/04;F25B41/06;A23L3/40 |
| 代理公司: | 煙臺雙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37225 | 代理人: | 張詠梅 |
| 地址: | 264003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隧道 烘干 系統 | ||
1.一種隧道烘干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環風道、位于循環風道中的循環風機(2)、位于循環風道中的除濕風機(7)、位于循環風道中的全熱交換芯體(5)以及熱泵機組;
所述熱泵機組包括壓縮機、室內冷凝器(3)、節流裝置以及蒸發器(6),所述壓縮機的出口依次通過室內冷凝器(3)、節流裝置、蒸發器(6)與壓縮機的入口連接;
所述室內冷凝器(3)、蒸發器(6)均位于循環風道中;待烘干物料(4)位于室內冷凝器(3)和全熱交換芯體(5)A風道的進風口側之間;所述蒸發器(6)位于全熱交換芯體(5)A風道出風口一側,所述全熱交換芯體(5)的A風道出風口與所述全熱交換芯體(5)的B風道進風口聯通,所述除濕風機(7)位于全熱交換芯體(5)的B風道出風處;
循環風道中的風依次通過室內冷凝器(3)、待烘干物料(4)后,一部分直接回到室內冷凝器(3)的進風側,一部分經全熱交換芯體(5)的A風道、蒸發器(6)、全熱交換芯體(5)的B風道、除濕風機(7)后回到室內冷凝器(3)的進風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烘干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環風道由室體和分隔體分隔形成,所述室體被第二分隔體(19)分隔為第一室體(22)和第二室體,所述第二室體被第一分隔體(14)分隔為第一隔間(20)和第二隔間(21);所述第一分隔體(14)上設置有用于聯通第一隔間(20)和第二隔間(21)的第一聯通孔(15)和第二聯通孔(16);所述第二分隔體(19)上設置有用于聯通第二隔間(21)和第一室體(22)的第三連通孔(17);所述第二分隔體(19)上還設置有用于聯通第一隔間(20)和第一室體(22)的第四連通孔(18)。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烘干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環風機(2)安裝在第一隔間(20)或第二隔間(21)中,所述全熱交換芯體(5)設置在第一室體(22)內緊挨第三連通孔(17)處,所述全熱交換芯體(5)的A風道進風口緊挨第三連通孔(17),所述全熱交換芯體(5)的B風道出風口通過除濕風機(7)與第四連通孔(18)聯通,所述蒸發器(6)位于全熱交換芯體(5)的A風道出風口與所述全熱交換芯體(5)的B風道進風口之間;所述第一隔間(20)和第二隔間(21)為上下分布或者水平分布。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隧道烘干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烘干系統還包括安放有負壓風機(8)的排風管路(24);所述排風管路(24)的入口位于待烘干物料(4)與所述全熱交換芯體(5)A風道入風口之間,所述排風管路(24)的出口位于循環風道之外。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隧道烘干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熱泵機組還包括室外冷凝器(9),所述室外冷凝器(9)安裝于循環風道之外,所述室內冷凝器(3)和室外冷凝器(9)并聯。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隧道烘干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熱泵機組還包括用于給室外冷凝器(9)降溫的室外風機(10)。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隧道烘干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環風道上還設置有新風入口(1),新風入口(1)處安裝有可以調節進風量大小的風門。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隧道烘干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烘干系統還包括以下至少一種改進:(一)所述蒸發器(6)的下方設置有水收集裝置;(二)所述循環風道中還設置有1-2個物料進出口(23)。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隧道烘干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風入口(1)位于循環風機的出風口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煙臺明輝熱泵節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煙臺明輝熱泵節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785584.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熱泵烘干系統
- 下一篇:自動控溫循環熱風干燥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