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電功率倍增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783820.1 | 申請日: | 2017-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265742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20 |
| 發明(設計)人: | 楊鋮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鋮 |
| 主分類號: | H02J50/12 | 分類號: | H02J50/12 |
| 代理公司: | 長沙七源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43214 | 代理人: | 歐穎 |
| 地址: | 410015 ***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功率 倍增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能源轉化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電功率倍增裝置。
背景技術
本領域技術人員知曉的,能量守恒決定了輸入的功(輸入功率×時間)必然等于輸出的功(輸出功率×時間)。因此,在不使用和轉化風能、化學能和太陽能等明顯能源的情況下,本領域暫時沒有出現輸出電功率明顯大于輸入電功率,甚至是輸出電功率為輸入電功率的數倍的電器或發電設備。因此,本申請的發明人一直致力于尋找一種能解決上述問題的電功率倍增裝置。
共振是指機械系統所受激勵的頻率與該系統的某階固有頻率相接近時,系統振幅顯著增大的現象。在一般情況下共振是有害的,會引起機械和結構很大的變形和動應力,甚至造成破壞性事故,工程史上不乏實例。也有利用共振原理而開發的振動機械,其可用較小的功率完成某些工藝過程,如共振篩等。此外,還有收音機、澆灌混凝土的振蕩器、粉碎機、測振儀、電振泵、測速儀、微波爐、音樂治療、粒子加速器等領域都有用到共振原理。亞共振的說法在現有技術中也有提及。
如專利CN200910089330.1涉及一種以最小激振力產生最大振幅的自動跟蹤亞共振變力輪方法,該方法是根據機體固有共振頻率,計算并可預先調節變力輪裝置中移動重錘的靜態偏心距,使得移動重錘在大于機體共振轉速時甩出;并結合跟蹤控制系統,在線采集跟蹤機體振幅、功率、加速度自動通過變頻器改變變力輪電機轉速的大小,在共振點的正向(自低轉速到共振區轉速)、反向(自大于共振區轉速到共振轉速)調節,保證機體在不同工況下始終工作在亞共振區。該發明通過上述的自動跟蹤亞共振變力輪方法和與之配套的自動跟蹤亞共振變力輪裝置,達到可調移動重錘的甩出速度,并在較小的激振力下越過共振區,以最小激振力產生機體最大振幅始終在理想亞共振區工作的目的。該發明的亞共振變力輪方法可應用于破拱機、給料機等多種給料、進料、出料或運輸物料等場合。
但共振或亞共振與電功率的結合方面依然是一片空白。本申請的發明人致力于能源領域研究18年,在先申請的發明專利CN201610190209.8中提供一種共振或亞共振摧毀、亞共振動力倍增以及解除共振的方法。但本領域依然需要在共振或亞共振與電功率結合的領域做出進一步的努力。
實用新型內容
因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電功率倍增裝置,具體是一種利用亞共振獲得電功率倍增的裝置。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電功率倍增裝置,所述裝置包括EI型芯片4以及纏繞設置在芯片的中間腿42上的輸出線圈2、纏繞設置在芯片的右側腿41上的輸入線圈1和纏繞設置在芯片的左側腿43上的激振線圈3,所述裝置中線圈產生的兩個以上不同磁場之間產生亞共振而實現電功率倍增輸出,所述亞共振是指荷載頻率θ與固有頻率即自振頻率ω的比值范圍在0.25~1.3之間且不等于1。
在一種具體的實施方式中,所述荷載頻率θ與自振頻率ω的比值范圍在0.5~1.25之間。
在一種具體的實施方式中,所述荷載頻率θ與自振頻率ω的比值范圍為0.7~1.2。
在一種具體的實施方式中,所述荷載頻率θ與自振頻率ω的比值范圍為0.9~1.1。
在一種具體的實施方式中,設計所述芯片的左側腿(43)的中心位置至其中間腿的中心位置間的距離m值使得兩個以上不同磁場間產生亞共振。
在一種具體的實施方式中,所述m值的設計和加工精度在0.05mm及以下,優選在 0.01mm及以下。
在一種具體的實施方式中,所述裝置中的電連接方式為從所述輸入線圈(1)處輸入電壓U1,輸出線圈(2)和激振線圈(3)并聯且并聯的輸出電壓為U2,U1大于、小于或等于U2。
在一種具體的實施方式中,在U2處接入單獨的一條輸出電路或在U2處接入多條并聯的輸出電路,所述輸出電路上連接有電器。
在一種具體的實施方式中,電功率倍增的放大系數β為1.01~100,優選放大系數β為 1.1~50,更優選放大系數β為1.2~20。
有益效果:實驗證實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功率倍增裝置中輸出電功率與輸入電功率相比確實產生了成倍的增長,且功率放大系數β為10時就說明只需向裝置中輸入1°電即可通過所述裝置得到10°電。該裝置無論是用于家用電器領域,還是應用于電動汽車等領域都會有無可比擬的優勢。且發明人通過試驗驗證發現裝置中輸出的倍增電功率相應的電能最終是由地球或環境中的磁能轉化而來的。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電功率倍增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電功率倍增裝置的線圈和電線連接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鋮,未經楊鋮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78382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多用途文件列隊架
- 下一篇:多功能財務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