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邊界扁平物體的線接觸稱重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781803.4 | 申請日: | 2017-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847754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05 |
| 發明(設計)人: | 湯小牛;劉久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湯小牛;劉久明 |
| 主分類號: | G01G19/00 | 分類號: | G01G19/00;G01G21/22;G01G21/23 |
| 代理公司: | 濟南舜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37205 | 代理人: | 曲志波 |
| 地址: | 250101 山東省濟***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邊界 扁平 物體 接觸 稱重 裝置 | ||
1.一種邊界扁平物體的線接觸稱重裝置,它包括稱重滑道,稱重滑道為沿被稱量物體運行方向兩端開口且截面呈凹字形的光滑凹槽狀結構,凹槽狀結構由板材折彎而成,包括位于稱重滑道左側的左立板、位于稱重滑道右側的右立板以及連接右立板和左立板的滑道底板,左立板和滑道底板相交處對應左下折彎線,其特征是,至少還包括位于右立板上部的右折板,右折板與右立板相交處對應右上折彎線,所有折彎線沿被稱量物體運行方向走向且相互平行,折彎線在鈑金折彎角的內外兩側分別對應一段內圓弧和一段外圓弧,稱重滑道左部內側依次由滑道底板上表面的靠近左下折彎線的部分、左下折彎線對應的內圓弧和左立板內側連接組成,右上折彎線高于左下折彎線,稱重滑道的右上部內側依次由右立板內側、右上折彎線對應的外圓弧和右折板的上表面連接組成,被稱量物體左下部與稱重滑道左部內側的左下折彎線對應的內圓弧接觸,稱重滑道內側的寬度大于被稱量物體底面寬度的一半、小于被稱量物體底面寬度、且滿足稱重滑道的右上折彎線對應的外圓弧與被稱量物體右部底面接觸,被稱量物體左低右高地斜靠在稱重滑道上滑行和稱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邊界扁平物體的線接觸稱重裝置,其特征是,稱重滑道的右上折彎線相對左下折彎線的高度滿足被稱量物體在稱重滑道上向前滑動時有向左滑動的趨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邊界扁平物體的線接觸稱重裝置,其特征是,稱重滑道沿被稱量物體運行方向向下傾斜。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邊界扁平物體的線接觸稱重裝置,其特征是,稱重滑道前還有一個光滑的變姿滑道,變姿滑道前后依次分為四個部分:喇叭口段、變姿平直段、單側舉升段、過渡順料段;喇叭口段是由底板和兩側立板組成的U形槽狀通道,通道呈進口大、出口小的喇叭形,通道出口處寬度大于被稱量物體的寬度;變姿平直段是由底板和兩側立板組成的且由喇叭口段自然延伸形成的U形槽狀通道,變姿平直段的進出口開口尺寸相同;單側舉升段是由底板、一側立板和一直線光滑的圓桿組成的通道,單側舉升段的側立板和底板均為變姿平直段的自然延伸,圓桿與稱重滑道的右上折彎線同側布置,圓桿的前端的頂部與變姿平直段出口處底板的上表面齊平,圓桿的另一端與過渡順料段入口上部的折彎線平齊,圓桿前端到單側舉升段的側立板的距離小于或等于稱重滑道內側寬度;過渡順料段為由底板和兩側立板組成的U形槽狀通道,過渡順料段兩側立板間距比稱重滑道內側寬度略小,形狀及其他尺寸均與稱重滑道相同,過渡順料段出口處位置比稱重滑道入口處略高,過渡順料段出口處與稱重滑道入口處平行相對有間隙。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邊界扁平物體的線接觸稱重裝置,其特征是,稱重滑道后還有一個復姿滑道,復姿滑道先后分為復姿過渡段、單側下落段和復姿平直段三部分;復姿過渡段兩側立板間距比稱重滑道內側寬度大,形狀及其他尺寸均與稱重滑道相同,復姿過渡段入口處位置比稱重滑道出口處略低,復姿過渡段入口處與稱重滑道出口處平行相對有間隙;單側下落段是由底板、一側立板和一復姿圓桿組成的通道,復姿圓桿與稱重滑道的右上折彎線同側布置,單側下落段的側立板和底板均為復姿過渡段的自然延伸,復姿圓桿的前端的頂部與復姿過渡段側立板頂部的折彎線出口處齊平、復姿圓桿的另一端與復姿平直段入口的底板上表面平齊,復姿圓桿后端到單側下落段側立板的距離與復姿過渡段兩側立板的距離相等;復姿平直段是由底板和一側立板組成的L形截面通道,復姿平直段的側立板和底板均為復姿過渡段的自然延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湯小牛;劉久明,未經湯小牛;劉久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781803.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