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灌注樁后壓漿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781733.2 | 申請日: | 2017-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971225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06 |
| 發明(設計)人: | 王龍;莊厚良;丁士杰;王樹銀;趙國瑞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15/04 | 分類號: | E02D15/04 |
| 代理公司: | 石家莊國為知識產權事務所13120 | 代理人: | 王麗巧 |
| 地址: | 050031 河***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灌注 樁后壓漿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灌注樁后壓漿裝置。
背景技術
灌注樁成孔時容易造成周邊土體應力松弛,降低了樁側周邊摩阻力;在掏渣過程中,很難將樁底虛土全部清除,由于樁底虛土的存在,嚴重影響了樁端承載力。目前,通常在注漿管底部用皮管用鐵絲捆綁,對灌注樁底部進行后壓漿施工,但是往往由于操作方法不當,特別容易使下端皮管脫落,造成注漿管封堵,影響注漿操作,進而導致灌注樁承載力達不到施工標準。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是提供一種灌注樁后壓漿裝置,旨在解決現有灌注樁樁端承載力不達標的技術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灌注樁后壓漿裝置,包括與注漿管相連、且環繞在鋼筋籠四周的剛性管體,所述管體上自上而下設有若干個出漿孔,所述出漿孔處設有封堵結構,所述管體下端為封閉式、且能夠延伸至樁孔下方的土體內。
優選的,所述封堵結構包括鋼珠和纏繞帶,所述鋼珠直徑大于出漿孔直徑,所述鋼珠嵌在出漿孔外部,所述纏繞帶包裹在管體和鋼珠外部,通過纏繞帶將鋼珠固定在管體上。
優選的,所述管體上下端設有外螺紋,所述管體下端與管帽螺紋連接,所述管體上端通過聯接套管與注漿管相連,所述聯接套管兩端分別與管體及注漿管螺紋連接。
優選的,所述出漿孔呈梅花形設置在管體側壁上、且上下相鄰的出漿孔交錯布置。
優選的,所述管體上的出漿孔上下間距為0.1m。
進一步的,所述出漿孔直徑為6-7mm,所述鋼珠直徑為8mm。
優選的,所述纏繞帶為透明膠帶。
優選的,所述管體為Φ25mm的無縫鋼管,所述聯接套管為DN30鋼管。
進一步的,所述管體長度為0.5m。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產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在施工過程中環繞在鋼筋籠外側并隨之安放到挖好的樁孔內,并將管體下端插入到底部土體內,當樁身混凝土澆筑完成后2-30天進行后壓漿作業,首先往注漿管內壓注清水將出漿孔沖開,然后將砂漿從注漿管注入從出漿孔噴出與周圍土層混合在一起,對樁底土體進行加固,實現提高灌注樁樁端承載力的目的。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圖;
圖2是圖1中A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3是圖1中管體的B-B 斷面圖
圖中:1-注漿管,2-鋼筋籠,3-管體,4-出漿孔,5-樁孔,6-土體,7-鋼珠,8-纏繞帶,9-管帽,10-聯接套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參見圖1-3,本實用新型通過的一種灌注樁后壓漿裝置,包括與注漿管1相連、且環繞在鋼筋籠2四周的剛性管體3,所述管體3上自上而下設有若干個出漿孔4,所述出漿孔4處設有封堵結構,所述管體3下端為封閉式、且能夠延伸至樁孔5下方的土體6內。
作為一種優選結構,所述封堵結構包括鋼珠7和纏繞帶8,所述鋼珠7直徑大于出漿孔4直徑,所述鋼珠7嵌在出漿孔4外部,所述纏繞帶8包裹在管體3和鋼珠7外部,通過纏繞帶8將鋼珠7固定在管體3上。通過纏繞帶將鋼珠固定封堵在出漿孔處,避免在下管過程中鋼珠被剮蹭偏離出漿孔。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中,所述管體3上下端設有外螺紋,所述管體3下端與管帽9螺紋連接,所述管體3上端通過聯接套管10與注漿管1相連,所述聯接套管10兩端分別與管體3及注漿管1螺紋連接。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所述出漿孔4呈梅花形設置在管體3側壁上、且上下相鄰的出漿孔4交錯布置。在管體四周側壁鉆出出漿孔,將孔口毛刺挫平,使同樣高度的每一圈出漿孔按照梅花形均布設置,使實現相鄰的出漿孔交錯排開設置,這樣能夠保證砂漿均勻噴出,與周圍土體均勻混合,進而保證灌注樁底部土體的強度。
具體地,所述管體3上的出漿孔4上下間距為0.1m;同時可將出漿孔4直徑設計為6-7mm,所述鋼珠7直徑設計為8mm。
其中,所述纏繞帶8選用透明膠帶,透明膠帶方便就地取材,同時價格低廉易操作。所述管體3選用Φ25mm的無縫鋼管,所述聯接套管10選用DN30鋼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78173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適用于深基坑的混凝土自流輸送管
- 下一篇:一種基坑支護加固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