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切鋸效率高的金剛石刀頭及其圓鋸片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781650.3 | 申請日: | 2017-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999327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13 |
| 發明(設計)人: | 王勇;黃先童 | 申請(專利權)人: | 泉州眾志金剛石工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8D1/04 | 分類號: | B28D1/04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35221 | 代理人: | 林麗英 |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效率 金剛石 刀頭 及其 圓鋸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金剛石鋸片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切鋸效率高的金剛石刀頭及其圓鋸片。
背景技術
金剛石鋸片是一種切割工具,廣泛應用于混凝土、耐火材料、石材,陶瓷等硬脆材料的加工,公知的圓形金剛石鋸片包括一圓形基體以及均勻設于基體外側的若干刀頭組成,相鄰兩個刀頭之間設有凹槽,即相鄰兩個刀頭之間有間隔,然后通過刀頭的邊沿切割材料并配合利用刀頭兩側的尖角產生的尖銳切鋸點對硬質材料進行強有力切割,現有的刀頭在切鋸過程中與石材的接觸面積大,且每一刀頭只有兩個尖角,導致切鋸速度慢,影響切鋸效率。
針對上述問題,本申請人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產生。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切鋸效率高的金剛石刀頭及其圓鋸片,具有多個尖角,大大提高刀頭的自銳性和鋒利度,顯著提高切鋸效率。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
提供一種切鋸效率高的金剛石刀頭,應用于金剛石圓鋸片,包括與金剛石圓鋸片基體徑向外沿固接的刀頭內沿以及起切鋸作用的刀頭外沿,其中,所述刀頭外沿的截面呈倒W形的折線狀以形成四個尖角和四條切鋸邊。
進一步地,所述刀頭外沿截面由相鄰兩條折線相交形成五個頂點,該五個頂點沿所述刀頭外等間隔分布。
進一步地,相鄰兩個頂點間隔10mm,位于中間的頂點距離刀頭內沿10.5mm,位于兩側的頂點距離刀頭內沿10mm,位于中間的頂點和兩側的頂點之間的頂點距離刀頭內沿13mm。
本新型還提供一種金剛石圓鋸片,包括圓盤形基體和與圓盤形基體固接的若干個刀頭,包括與金剛石圓鋸片基體徑向外沿固接的刀頭內沿以及起切鋸作用的刀頭外沿,其中,所述刀頭外沿的截面呈倒W形的折線狀以形成四個尖角和四條切鋸邊。
進一步地,所述刀頭外沿截面由相鄰兩條折線相交形成五個頂點,該五個頂點沿所述刀頭外等間隔分布。
進一步地,相鄰兩個頂點間隔10mm,位于中間的頂點距離刀頭內沿10.5mm,位于兩側的頂點距離刀頭內沿10mm,位于中間的頂點和兩側的頂點之間的頂點距離刀頭內沿13mm。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新型涉及切鋸效率高的金剛石刀頭及其圓鋸片,與現有技術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新型改變傳統刀頭外沿單一的曲面或者直面結構,本新型的刀頭外沿包括有四個尖角和四條切鋸邊,如此可明顯加快切鋸速度,并且隨著刀頭外沿的逐漸損耗,最遠離圓心的兩個尖角先被磨平出一條切鋸邊,此時,兩個尖角磨平形成的切鋸邊分別與各自相鄰的切鋸邊形成兩個新的尖角,進而形成六個尖角和六條切鋸邊,進一步加快切鋸速度,直至刀頭外沿磨損至中間的頂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金剛石圓鋸片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金剛石刀頭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金剛石刀頭部分磨損時的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基體;
2、刀頭,21、尖角,22、切鋸邊。
具體實施方式
為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構造特征、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并配合附圖詳予說明。
參照圖1、2所示,本新型提供一種切鋸效率高的金剛石刀頭2及其圓鋸片,該金剛石圓鋸片包括基體1和刀頭2,該刀頭2包括與基體1徑向外沿固接的刀頭內沿以及起切鋸作用的刀頭外沿,其中,所述刀頭外沿呈倒W形的折線狀以形成四個尖角21和四條切鋸邊22。具體地,所述刀頭外沿具有a、b、c、d、e五個頂點,該五個頂點沿所述刀頭2外等間隔分布,此時,每一刀頭外沿具有四個朝外的尖角21和四條切鋸邊22用于切鋸,并且每條切鋸邊22相比傳統刀頭2多了三條切鋸邊22和兩個尖角21,明顯提升了切鋸速度,同時本新型相互獨立的切鋸邊22彼此間非水平設置,可從多個角度切鋸材料,提什了切鋸效率。
伴隨刀頭外沿的逐漸耗損,b、c兩個頂點的尖角21被磨平后,此時,如圖3所示,刀頭外沿,兩個尖角21磨平形成的切鋸邊22分別與各自相鄰的切鋸邊22形成兩個新的尖角21,進而形成六個尖角21和六條切鋸邊22,進一步加快了切鋸速度,直至刀頭外沿磨損至c頂點。
具體生產中,相鄰兩個頂點間隔L1為10mm,位于中間的頂點即c頂點距離刀頭內沿L2為10.5mm,位于兩側的頂點即a、e頂點距離刀頭內沿L3為10mm,位于中間的頂點和兩側的頂點之間的頂點即b、d頂點距離刀頭內沿L4為13mm。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泉州眾志金剛石工具有限公司,未經泉州眾志金剛石工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78165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