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地震應急救生床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779212.3 | 申請日: | 2017-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639976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24 |
| 發明(設計)人: | 王東;晁默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東 |
| 主分類號: | A47C17/00 | 分類號: | A47C17/00;A47C1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遠大卓悅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 地址: | 071000 河北省保定***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滑動 床體 導軌 床板 本實用新型 應急救生 支撐機構 地震 蓬面 保障人身 封閉空間 活動連接 兩端對稱 兩端設置 支撐能力 封閉 罩體 平行 應急 安全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地震應急救生床,包括:床體,其包括床板和床板的支撐機構;所述床體的兩端對稱設置有拱粱,所述拱粱上設置有平行的導軌;罩體,其包括活動連接在相對的兩個所述拱粱之間的多個滑動粱以及連接在所述滑動粱之間的柔性蓬面,所述滑動粱的兩端沿所述導軌滑動,以將所述床體上方封閉。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床體兩端設置帶有導軌的拱粱,并在拱粱之間設置多個沿拱粱滑動的滑動粱,滑動粱之間連接柔性蓬面,可在地震發生時通過控制,使滑動粱沿拱粱下落,構成床體上方的支撐機構,并對床體上方進行封閉,形成具有支撐能力的封閉空間,從而提供緊急應急場所,保障人身安全。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抗震防災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地震應急救生床。
背景技術
據統計,全球每年發生6級以上地震近500次,其中70%發生在夜里。由于每場地震逃生時間只有不到12秒,人們往往來不及逃生,甚至在夢中就被垮塌的建筑埋壓,這是地震經常造成重大傷亡的主要原因。
雖然目前在土木工程結構設計上往往進行周密的抗震驗算和設計,但是,一般的抗震設計并不能完全確保地震是建筑物的安全,尤其在7級以上強震發生時,建筑物的倒塌損毀往往無法避免,因此,在室內建立一個相對穩固的抗震結構可以起到緊急救生的作用,降低強震來臨是人員的傷亡。
目前,已有為了緊急避險用的抗震床,但是,現有的抗震床往往在基本床體基礎上增加結構強度,存在一系列弊端,例如:所占空間比較大,缺少側向保護設施,以及必要的應急設施等。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是解決至少上述問題,并提供至少后面將說明的優點。
本實用新型還有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地震應急救生床,能夠在地震災害發生時將床體封閉,形成強有力的支撐空間。
為了實現根據本實用新型的這些目的和其它優點,提供了一種地震應急救生床,其中,包括:
床體,其包括床板和床板的支撐機構;所述床體的兩端對稱設置有拱粱,所述拱粱上設置有平行的導軌;
罩體,其包括活動連接在相對的兩個所述拱粱之間的多個滑動粱以及連接在所述滑動粱之間的柔性蓬面,所述滑動粱的兩端沿所述導軌滑動,以將所述床體上方封閉。
優選的是,所述拱粱設置為弧形,所述拱粱所圍繞的部分封閉,分別形成床頭封閉面和床尾封閉面。
優選的是,所述拱粱頂部設置有提拉部。
優選的是,所述罩體還包括固定梁,所述固定梁固定連接在兩個所述拱粱的上部,以構成所述罩體的主體支撐機構。
優選的是,所述導軌為凹槽形導軌;所述導軌的深度沿所述拱粱從上至下遞減;
所述滑動粱兩端設置有與所述導軌配合的第一滾輪;
分布在所述拱粱同一側的滑動粱的長度沿所述拱粱從上至下遞減,并以該側的所述滑動粱能夠順次逐級卡固在所述拱粱的導軌的不同位置處為依據;
所述導軌內與所述滑動粱卡固位置的對應處設置有用于固定滑動粱的第一固定件。
優選的是,還包括鉸鏈,所述鉸鏈將所述滑動粱以可收放的方式順次連接;
還包括螺桿和電機,所述螺桿由電機驅動轉動,所述鉸鏈與螺桿連接并由螺桿帶動卷起或延展;
此外,還包括控制機構,所述控制機構控制所述電機的啟閉,并感應震動發生時轉動螺桿放下所述鉸鏈。
優選的是,床頭封閉面或床尾封閉面內側設置有軟包層,所述軟包層內部設置有可開啟的儲物空間;
所述床頭封閉面或床尾封閉面中的至少一面設置有可透視的窗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東,未經王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77921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