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鋼帶加工的輥壓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777775.9 | 申請日: | 2017-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057353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02 |
| 發明(設計)人: | 余炳欽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瑞凱不銹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13/02 | 分類號: | B21D13/02;B21D37/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4006 浙江省嘉興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加工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鋼帶生產設備,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用于鋼帶加工的輥壓設備。
背景技術
鋼帶是指以碳鋼制成的輸送帶作為帶式輸送機的牽引和運載構件,也可用于捆扎貨物;是各類軋鋼企業為了適應不同工業部門工業化生產各類金屬或機械產品的需要而生產的一種窄而長的鋼板。
鋼帶是產量大、用途廣、品種多的鋼材。按加工方法分為熱軋鋼帶和冷軋鋼帶;按厚度分為薄鋼帶(厚度不大于4mm)和厚鋼帶(厚度大于4mm);按寬度分為寬鋼帶(寬度大于600mm)和窄鋼帶(寬度不大于600mm);窄鋼帶又分為直接軋制窄鋼帶和由寬鋼帶縱剪窄鋼帶。
鋼帶在生產過程中需要經過反復的輥壓,傳統對鋼帶進行輥壓的輥壓機只能夠對鋼帶進行粗略的輥壓,不能對鋼帶進行細致的輥壓,故而輥壓的工序需要一遍又一遍極為繁瑣,鋼帶在被輥壓的過程中,輥壓機的傳動性能低,導致鋼帶在輥壓時的停滯時間久,故而導致大大影響了生產加工的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合理簡單,實用性強,輥壓效果好,生產加工效率高的于鋼帶加工的輥壓設備。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鋼帶加工的輥壓設備,包括機架及置于機架上的鋼模,所述機架上設有油壓機,油壓機的輸出端上安裝有升降壓板,鋼模包括上模及下模,上模和下模之間構成有用于鋼帶傳送的活動通道,鋼帶在活動通道內被輥壓傳送,活動通道呈波浪形,上模和升降壓板連接,機架上構成有進料口及出料口,進料口和出料口分別置于活動通道的兩端且和活動通道連通,下模壓于機架上。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油壓機控制升降壓板升降,進而實現上模和下模的間距即活動通道的高度,目的在于控制對鋼帶的輥壓力。將活動通道設置呈波浪形狀,大大提高了對鋼帶的輥壓效果,實現對鋼帶的細致輥壓,大大降低了對鋼帶輥壓的工序,提高了生產加工的效率。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上模的下端面上均布有若干第一主動輥軸,相鄰兩根第一主動輥軸之間設有第一從動輥軸,第一從動輥軸置于兩根第一主動輥軸的下方且和兩根第一主動輥軸抵觸,上模的兩邊側上均設有第一基座,第一主動輥軸的兩端分別和其同側的第一基座活動連接,第二從動輥軸的兩端分別和其同側的第一基座固定;
所述下模的上端面上對應上模下端面上的部件構成有第二主動輥軸、第二從動輥軸、第二基座,所述第二主動輥軸和第一主動輥軸錯位設置,第二從動輥軸和第一從動輥軸錯位設置,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上均構成有若干內設有軸承件的凸軸,相鄰兩個凸軸之間構成有凹槽,第一基座上的凸軸和第二基座上的凸軸錯位設置,所述第一主動輥軸的端部和第一基座上的凸軸連接,第二主動輥軸的端部和第二基座上的凸軸連接,鋼帶在活動通道內通過帶動第一主動輥軸及第二主動輥軸滾動實現其被輥壓傳送,在第一主動輥軸及第二主動輥軸滾動的同時,第一從動輥軸及第二從動輥軸被帶動滾動。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上模下端面上的部件和下模上端面上的部件相互配合,增加了對提高了對鋼帶輥壓的量,在同一位置上實現多次輥壓的效果,實現了對鋼帶細致化輥壓的目的,確保了鋼帶從活動通道傳送過后,無需再多次輥壓,大大縮短了加工的工序。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一從動輥軸和第二從動輥軸的結構相同,其中第二從動輥軸包括內桿及和內桿轉動連接的外筒體,內桿和外筒體之間設有三段傳動套筒,該三段傳動套筒的端頭依次抵觸,傳動套筒的外壁上均布有若干鋼球,鋼球和傳動套筒滾動連接,所述外筒體的內壁和鋼球抵觸,外筒體受力通過和鋼球滾動接觸相對于傳動套筒滾動。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利用傳動套筒外壁上的鋼球,實現了外筒體相對于傳統套筒的滾動,當第二主動輥軸帶動第二從動輥軸時,第二從動輥軸當中的外筒體能快速滾動,加速鋼帶的通過效率,進而大大提高了對鋼帶輥壓的效率。內桿的由于是要和下模連接,故而將傳動套筒設置多段式結構,降低內桿受力對傳動套筒產生的影響力。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外筒體內壁上對應徑向設置的鋼球組設有若干環形凹槽。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外筒體內壁上的環形凹槽設置能使得鋼珠保持同向滾動,也提高了外筒體和傳動套筒之間的裝配穩定性。鋼球的排布方式為間距性的環形設置若干組,配合環形凹槽降低相鄰兩組鋼珠之間的動力影響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鋼模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下模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第二從動輥軸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瑞凱不銹鋼有限公司,未經浙江瑞凱不銹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777775.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彎曲機中的定位組件
- 下一篇:一種管道滾槽機支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