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過魚設施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775647.0 | 申請日: | 2017-06-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003392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13 |
| 發明(設計)人: | 劉陳鴻;李寶民;劉國亮;黃紹洪;譚曉玉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交通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B8/08 | 分類號: | E02B8/08;E02B1/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專利商標事務所44237 | 代理人: | 官建紅 |
| 地址: | 530007 廣西壯***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設施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環境工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過魚設施。
背景技術
水電開發對于洄游性魚類產生的負面影響最為直接,阻礙了其繁殖、索餌以及越冬等生命行為,因此衍生出了魚道作為閘、壩或天然障礙處為溝通魚類洄游通道而設置的一種過魚設施。隨著對生態環境保護重視程度及其認識的不斷提高,過魚設施不僅僅局限于作為魚類洄游通道,更成為實現上下游物質、能量與基因交流的重要通道,充分發揮河流生態廊道的功能,最大限度解決由于大壩修建帶來的生態破碎問題。
因此,建設過魚設施,可以恢復洄游性魚類的洄游路線和溝通壩上下魚類種群的交流,降低大壩的阻隔影響。
傳統的過魚設施不利于溯游能力較差的魚類通過,因此很多傳統的過魚設施對于下游的溯游能力較差的魚類根本不起作用,導致洄游性魚類的繁殖過程不正常,同時也阻隔了壩上下當地魚類種群的交流,降低了被隔離種群的遺傳多樣性和生活力,因此需要一種能夠利于溯游能力較差的魚類通過的過魚設施。
實用新型內容
鑒于上述問題,有必要提供一種有效的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過魚設施,其不但有利于溯游能力較差的魚類通過,而且能夠統計通過過魚設施的魚類的數據。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過魚設施,其包括:
斜坡體,其傾斜度不大于30度;
至少兩面固定在斜坡體上的隔墻,每一面隔墻的底部設有3個魚道通道;
下游誘魚裝置,其設于隔墻的下游位置;
上游誘魚裝置,其設于隔墻的上游位置;
至少一個休息池,其設于相鄰兩面隔墻之間的斜坡體上;
以及控制系統,其位于斜坡體側方的擋墻上,并與隔墻有電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說明,所述的3個魚道通道橫截面為圓形,其直徑分別為25cm、50cm和100cm。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說明,所述的3個魚道通道的內部分別設有與之相匹配的電動閥門,該電動閥門連接到控制系統。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說明,所述的3個魚道通道的內部各設有1個水流傳感器,該水流傳感器連接到控制系統。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說明,所述的隔墻還設有3個紅外傳感器,該3個紅外傳感器的探頭分別對準所述的3個魚道通道,該3個紅外傳感器連接到控制系統。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說明,在最上游處的隔墻的頂部還設有攔污柵,所述的攔污柵固定在該隔墻的頂部。
本實用新型具備的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設有的斜坡體的傾斜度不大于30度,因而保證水流速度較為平緩,利于溯游能力較差的魚類通過。
2、本實用新型在兩面隔墻之間設有休息池,在魚溯游疲憊時能夠提供水流很慢的休息場地,利于魚的體力恢復。
3、本實用新型通過設定3個大小不一致的魚道通道,由于在壓力不變的情況下,水流速度與通道面積成反比,因此調整了魚道通道內部的水流速度,因此能夠讓不同溯游能力的魚類通過,增加了下游魚類進入上游的數量和種類。
4、本實用新型設有水流傳感器和紅外傳感器,能夠將水流數據和魚通過數量信息存儲到單片機自帶的存儲器,作為后續對溯游能力較差的魚類的研究基礎數據。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結構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隔墻的右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控制系統的電路連接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操作面板的結構圖;
圖中標記:1、斜坡體;2、隔墻;3、魚道通道;4、下游誘魚裝置;5、上游誘魚裝置;6、休息池;7、魚道通道;8、紅外傳感器;9、電動閥門;10、水流傳感器;11、顯示屏;12、操作面板;13、單片機;14、數模轉換器;15、電磁閥組;16、模數轉換器;17、A鍵;18、B鍵;19、C鍵。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局限于以下實施例。
實施例:
如圖1、圖2所示,一種過魚設施,其包括:
斜坡體1,其傾斜度不大于30度;
五面固定在斜坡體1上的隔墻2,每一面隔墻2的底部設有3個魚道通道7;
下游誘魚裝置4,其設于隔墻2的下游位置;
上游誘魚裝置5,其設于隔墻2的上游位置;
四個休息池6,其設于相鄰兩面隔墻2之間的斜坡體1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交通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廣西交通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77564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具有多功能泄洪口的大壩
- 下一篇:書畫摹寫板及摹寫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