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方向盤的轉向防水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773493.1 | 申請日: | 2017-06-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914418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23 |
| 發明(設計)人: | 余同彥;肖熙;張洋;李凌飛;陳惠;黃志華;王明道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元豐汽車技術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1/20 | 分類號: | B62D1/20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42104 | 代理人: | 馬輝 |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漢***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方向盤 轉向 防水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方向盤的轉向防水裝置。
背景技術
方向盤轉向軸與轉向器之間存在一連接軸,此連接軸需穿過車身底板,軍用車此處需做防水防爆處理,以滿足涉水及安全性需求。
目前直接于連接軸處加裝防爆護板及防水墊圈,長期使用下,污漬累積、墊圈磨損等因素易導致漏水,導致該結構存在使用壽命過短、故障率高的缺點。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不易累積污漬、防水性能好,使用壽命長的方向盤的轉向防水裝置。
本其特征在于:包括轉向軸、固定于車廂底板上的轉向軸座和與轉向軸座底部固定連接的端蓋,所述轉向軸通過轉向軸座固定在車廂底板上,所述轉向軸與轉向軸座之間設有軸承,所述轉向軸座內設有防水密封圈,所述防水密封圈套設于轉向軸下部。
進一步的,所述轉向軸座內設有軸承裝配腔和與軸承裝配腔連通的防水密封圈裝配腔,所述軸承裝配腔位于所述防水密封圈裝配腔的上部,所述軸承裝配腔口徑小于防水密封圈裝配腔。
進一步的,所述軸承裝配腔內裝配有上軸承、下軸承和設置于上軸承與下軸承之間的隔套。
進一步的,所述防水密封圈裝配腔內裝配有軸承擋圈、上防水密封圈和下防水密封圈,所述軸承擋圈上端面與所述下軸承緊密接觸。
進一步的,所述轉向軸座內還設有密封墊裝配槽,所述密封墊裝配槽位于軸承裝配腔上部,所述密封墊裝配槽內裝配有與轉向軸密封接觸的防塵密封墊。
進一步的,所述轉向軸座通過內六角螺釘固定在車廂底板上,所述轉向軸座與車廂底板之間設有密封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轉向軸座通過內六角螺釘固定至車廂底板上,中間加有密封墊。上下部留有花鍵,與轉向系統連接后,傳遞轉向運動。內部轉向軸通過軸承支撐于轉向軸座上,控制轉動間隙及縮小摩擦力。上部設有防塵密封墊,下部設有兩處防水密封圈,確保涉水涉爆時,水及沖擊波無法突破此處進入駕駛室內。下部設有端蓋,固定整個轉向防水裝置,同時確保在涉爆時,不會對駕駛室內人員造成傷害。本實用新型采用集成密封軸承傳動結構,確保轉向運動傳遞不受影響,防水密封件放置于腔內,不與外界接觸,確保了使用壽命,確保了轉向連接處防水防爆的需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軸向剖視圖。
圖中:1—防塵密封墊,2—轉向軸座,3—密封墊,4—上軸承,5—隔套,6—轉向軸,7—下軸承,8—軸承擋圈,9—上防水密封圈,10—下防水密封圈,11—端蓋,12—墊圈,13—六角螺釘。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實用新型各個實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術特征只要彼此之間未構成沖突就可以相互組合。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轉向軸6、固定于車廂底板上的轉向軸座2和與轉向軸座2底部固定連接的端蓋11。轉向軸座2通過內六角螺釘13固定在車廂底板上,轉向軸座2與車廂底板之間設有密封墊3,轉向軸6通過轉向軸座2固定在車廂底板上。轉向軸6的上部和下部設有花鍵,用于與轉向系統連接,傳遞轉向運動。
如圖2所示,轉向軸座2內設有軸承裝配腔和與軸承裝配腔連通的防水密封圈裝配腔,軸承裝配腔位于防水密封圈裝配腔的上部,軸承裝配腔口徑小于防水密封圈裝配腔。軸承裝配腔內裝配有上軸承4、下軸承7和設置于上軸承4與下軸承7之間的隔套5,用于控制轉向間隙以及縮小摩擦力。防水密封圈裝配腔內裝配有軸承擋圈8、上防水密封圈9和下防水密封圈10,軸承擋圈8上端面與下軸承7緊密接觸。轉向軸座2內還設有密封墊裝配槽,密封墊裝配槽位于軸承裝配腔上部,密封墊裝配槽內裝配有與轉向軸6密封接觸的防塵密封墊1。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應當指出,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所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元豐汽車技術發展有限公司,未經武漢元豐汽車技術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77349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鋁節叉
- 下一篇:控制屏幕的方法及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