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不銹鋼表面退火酸洗后的吹干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773479.1 | 申請日: | 2017-06-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956164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02 |
| 發明(設計)人: | 楊小平;朱娟根;劉洪利 | 申請(專利權)人: | 振石集團東方特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3G3/02 | 分類號: | C23G3/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33209 | 代理人: | 梁斌 |
| 地址: | 3140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不銹鋼 表面 退火 酸洗 吹干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不銹鋼表面退火酸洗后的吹干裝置。
背景技術
熱軋產生的不銹鋼鋼卷,經過退火酸洗后成為產品出售,在酸洗環節,一般順序為預清洗、刷洗、混一酸洗、刷洗、混二酸洗、刷洗、最終清洗、吹干、干燥。
經混二酸洗及刷洗后的不銹鋼進入最終清洗進行最后的表面清洗工作,目的是要去除不銹鋼表面殘留的酸液避免表面繼續腐蝕,最終清洗后進入表面吹干環節,將不銹鋼表面的殘留水盡可能的吹掉、吹干,給進一步干燥創造條件。
原有吹干裝置如圖1所示,采用的是噴嘴出風形式,由于噴嘴噴出的壓縮空氣過于集中,作用面積有限,吹干效果不佳且噪音較大,在干燥能力有限的情況下,會將不銹鋼表面的水帶到下一道工序。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合理、吹干效果好、噪音低的用于不銹鋼表面退火酸洗后的吹干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不銹鋼表面退火酸洗后的吹干裝置,包括控制閥門和吹氣管,控制閥門安裝在吹氣管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氣管的管壁上均勻切割有噴射縫,所述噴射縫為長條形。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噴射縫沿吹氣管的走向設置。
本實用新型所述吹氣管由兩根不銹鋼管按特定角度焊接連在一起制成。
本實用新型所述吹氣管的一端封堵。
本實用新型所述不銹鋼管材料選用304不銹鋼。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和效果:本實用新型在壓縮空氣管徑不做改動的情況下,改變壓縮空氣的噴射形式,由噴嘴噴射改變為縫隙噴射,噴射縫出風作用面積增大,吹干效果較好,壓縮空氣使用量大幅度下降,新裝置控制閥門開三分之一即可實現原裝置控制閥門全開的吹干效果,噪音也降低至85分貝以下。本實用新型制作、安裝形式簡便,改善吹干效果,降低了吹干產生的噪音,降低了壓縮空氣的使用量。
附圖說明
圖1是原有不銹鋼表面退火酸洗后吹干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不銹鋼表面退火酸洗后吹干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記說明:1、吹氣管;2、噴射縫;3、控制閥門。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下實施例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而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實施例。
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一種用于不銹鋼表面退火酸洗后的吹干裝置,包括控制閥門3和吹氣管1,控制閥門3安裝在吹氣管1上。
所述吹氣管1的管壁上均勻切割有噴射縫2,所述噴射縫2為長條形;圖1是原有不銹鋼表面退火酸洗后吹干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從圖中可以看出,原有的吹干裝置的吹氣管1上設置的是圓形噴嘴1;長條形噴射縫2的出風作用面積更大,吹干效果更好。噴射縫2沿吹氣管1的走向設置,吹干效果更好。
本實施例中所述吹氣管1材料選用304不銹鋼,因為南方壓縮空氣內的水分較高,其他鋼材易產生腐蝕。吹氣管1尺寸為¢25×2,由兩根分不銹鋼管按特定角度焊接連在一起制成。
本實施例中所述吹氣管1一端進行封堵,另一端與壓縮空氣氣源連接,中間形成一個單邊密閉的空腔。
本實施例中所述吹干裝置兩兩上下設置為一組,共設置前后兩組,分別固定安裝在原有的框架結構上。
本實用新型在具體實施時,先將其按要求分別安裝固定在原有的框架結構上,然后打開控制閥門3,使壓縮空氣2進入吹氣管1的空腔內,從噴射縫2噴出,同時調節控制閥門3的開口大小,調節壓縮空氣2流量,使噴射出來的壓縮空氣的吹干效果達到最好。
此外,需要說明的是,本說明書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狀、所取名稱等可以不同,本說明書中所描述的以上內容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結構所作的舉例說明。凡依據本實用新型專利構思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者簡單變化,均包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內。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結構或者超越本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振石集團東方特鋼有限公司,未經振石集團東方特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77347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