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多屏顯示模組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764801.4 | 申請日: | 2017-06-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805084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26 |
| 發明(設計)人: | 戴佳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信利半導體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F1/13357 | 分類號: | G02F1/13357;G02F1/1333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鄧義華,陳衛 |
| 地址: | 51660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顯示 模組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了顯示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了一種多屏顯示模組。
背景技術
液晶顯示器具有輕薄、能耗小、無輻射等優點而廣泛應用于多種場合中,隨著智能家居和車載物聯網的不斷創新發展,常常在不同場合中需要配置多屏顯示模組以適應現在多樣化、個性化的顯示要求。多屏顯示模組是由多個顯示模組拼接而成的,目前的多屏顯示模組中,常常會出現不同屏幕導光板之間光線互串的問題,特別是在需要不同屏幕顯示不同畫面的時候,屏幕之間的光線互串嚴重影響了各屏幕的顯示效果。而且,由于多屏顯示模組的尺寸往往較大,顯示模組中作為支撐結構件的膠框也需要較大的尺寸,而膠框在溫度變化時會出現熱脹冷縮的變形,繼而擠壓顯示面板或背光單元,影響顯示器的正常顯示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多屏顯示模組,它可以通過在導光板之間設置擋光條,避免多屏顯示模組中不同屏幕導光板之間的光線互串,提高多屏顯示器的顯示效果。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多屏顯示模組,包括:底框和設于底框上的中框;至少兩個顯示面板,所述顯示面板設于所述中框上;與顯示面板對應設置的背光單元,所述背光單元包括導光板、光學膜片和條狀光源;所述導光板設于所述中框上的導光板槽上,或者所述導光板設于所述底框上;所述底框或中框上設有擋光條,所述擋光條位于相鄰背光單元的導光板之間,用于防止相鄰背光單元的導光板之間的光線互串。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導光板設于所述中框上的導光板槽上,所述底框為金屬框,所述中框為膠框,所述擋光條與中框一體成型。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中框上具有向底框凸起的限位塊,所述底框開設有與限位塊相對應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塊裝配于所述限位孔中。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限位塊和所述限位孔為圓形或方形,所述限位塊和限位孔的裝配間隙至少為0.05mm。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導光板設于所述底框上,所述擋光條用雙面膠與所述底框粘貼連接或者緊套在底框上與擋光條對應設置的凸起結構上。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至少兩個背光單元的導光板入光面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至少兩個背光單元共用一條狀光源;所述條狀光源包括PCB和電連接于PCB上的多個發光元件,或者包括FPC和電連接于FPC上的多個發光元件;所述條狀光源設于所述底框上或膠框上。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條狀光源包括多組發光元件,每組發光元件分別對應于一個導光板;所述FPC上還設有多個控制端子,每兩個控制端子控制一組發光元件;不同組發光元件可以分別點亮,不同組發光元件可以發出相同顏色的光或者發出不同顏色的光。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光學膜片包括設于導光板網點面上的反射片、設于導光板出光面上的擴散膜和增亮膜。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過在中框或底框上設置擋光條,使多屏顯示模組中相鄰的導光板之間的光線不會互串,因而更好的保證多屏顯示模組的顯示效果。此外,在采用膠框的中框上設有限位塊,并在底框上設置限位孔,限制膠框的熱脹冷縮變形,更好的保護背光單元與顯示面板,提高顯示效果;同時,還可以使多個導光板共用一條狀光源,而且分別控制對應于不同導光板的不同發光元件,實現每個背光單元的單獨點亮以及不同背光單元發出不同顏色的光。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多屏顯示模組的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多屏顯示模組的A-A剖視圖;
圖3為圖1所示多屏顯示模組的擋光條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1所示多屏顯示模組的限位塊示意圖;
圖5為圖1所示多屏顯示模組的條狀光源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1所示多屏顯示模組的條狀光源控制電路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種多屏顯示模組的示意圖。
圖8為圖7所示多屏顯示模組的結構剖視圖;
圖9為圖7所示多屏顯示模組的一種擋光條安裝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信利半導體有限公司,未經信利半導體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76480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遙控器(HY?18)
- 下一篇:遙控器(HY?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