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利用毛細現象的捆扎式樹木治療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764793.3 | 申請日: | 2017-06-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821386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02 |
| 發明(設計)人: | 王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包頭市鹿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7/06 | 分類號: | A01G7/06;A01G1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14000 內蒙古自治區包*** | 國省代碼: | 內蒙古;1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毛細現象 捆扎 樹木 治療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利用毛細現象的捆扎式樹木治療裝置,屬于林業病蟲害治理設備領域。
背景技術
樹木通過呼吸作用消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在光合作用下產生人們賴以生存的氧氣,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逐漸意識到樹木的重要性,人們開始植樹造林綠化荒山,有些地區開始退耕還林,人們生活中的樹木不斷增多,相應的產生病變的樹木也不段增多,有些生病的樹木還是年代久遠的古樹,其中不乏一些保護樹種。在有些地方,人們種植果樹代替高大的樹種,果樹的患病率也高,一旦患病除了會傳染,而且還會影響果子產量。為了治療樹木的病蟲害問題,人們發明了噴藥法、樹干涂白法、農藥埋施法、樹干涂膠法、樹干療傷法、毒簽插入法、樹干注藥法等方法;其中樹干注藥法以其不會對周圍環境造成污染,不殺傷非靶標動植物,特別是能有效保護天敵及施藥者的人身安全,同時樹干注藥持續時間長、成本低廉、操作不受天氣、地形影響等優點越來越受重視,應用越來越普及。樹干注藥法的方法是先在樹干上打個孔再插入注藥頭,但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能應用此方法,有一些諸如松樹等植物易產生膠液堵住孔洞所以不能使用樹干注藥法。為了能夠方便安全無污染的治療這一類植物需對現有的治療方法做進一步研究。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利用毛細現象的捆扎式樹木治療裝置,人們利用樹木的毛細現象,使用此裝置進行治療,并能防止藥物流失,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一種利用毛細現象的捆扎式樹木治療裝置,由固定裝置、輸藥管、藥囊、粘扣帶毛面、密封條、松緊帶、固定套、粘扣帶刺面、擴散層、連接管、分流管、滴藥管、棉槽、無菌棉組成;其特征是所述輸藥管上端連接藥囊,輸藥管下端連接固定裝置上的連接管;所述固定套是固定裝置的外層保護層,在固定套的內側面邊緣固定著密封條;所述松緊帶的末端連接固定套的前端,且在松緊帶的前端內側面固定著粘扣帶毛面;所述粘扣帶刺面固定在固定套的末端外側面;所述棉槽排列位于固定套的內側面,棉槽被密封條包圍,且在棉槽內放置著無菌棉;所述擴散層位于密封條內側,擴散層內側面緊貼無菌棉;所述分流管位于固定套的上側面;所述滴藥管位于固定套上部,且滴藥管上端連接分流管,滴藥管下端接通棉槽;所述連接管連接在分流管的中部,連接管上端接通輸藥管。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設計了一種利用毛細現象的捆扎式樹木治療裝置,該裝置可以將藥物緊貼在樹干上,利用樹木的毛細現象將藥物吸進樹木里,達到治療的目的。將固定裝置包在樹干的病變部位,拉緊松緊帶,并將粘扣帶毛面粘在粘扣帶刺面上,此時密封條和擴散層緊貼樹干。藥物通過輸藥管進入滴藥管,然后流到無菌棉上,無菌棉上的藥物在擴散層上均勻地擴散開緊貼在樹干上。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方便使用,而且能防止藥物流失,達到更好的治理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固定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固定裝置的展開拆分結構示意圖。
圖中,固定裝置1、輸藥管2、藥囊3、粘扣帶毛面4、密封條5、松緊帶6、固定套7、粘扣帶刺面8、擴散層9、連接管10、分流管11、滴藥管12、棉槽13、無菌棉14。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但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如圖所示,一種利用毛細現象的捆扎式樹木治療裝置,由固定裝置1、輸藥管2、藥囊3、粘扣帶毛面4、密封條5、松緊帶6、固定套7、粘扣帶刺面8、擴散層9、連接管10、分流管11、滴藥管12、棉槽13、無菌棉14組成;其特征是所述輸藥管2上端連接藥囊3,輸藥管2下端連接固定裝置1上的連接管10;所述固定套7是固定裝置1的外層保護層,在固定套7的內側面四個邊緣固定著密封條5;所述松緊帶6的末端連接固定套7的前端,且在松緊帶6的前端內側面固定著粘扣帶毛面4;所述粘扣帶刺面8固定在固定套7的末端外側面;所述棉槽13排列位于固定套7的內側面,棉槽13被密封條5包圍,且在棉槽13內放置著無菌棉14;所述擴散層9位于密封條5內側,擴散層9內側面緊貼無菌棉14;所述分流管11位于固定套7的上側面;所述滴藥管12位于固定套7上半部,且滴藥管12上端連接分流管11,滴藥管12下端接通棉槽13;所述連接管10連接在分流管11的中部,連接管10上端接通輸藥管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包頭市鹿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包頭市鹿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76479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