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可視化自動吊裝對接測量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762094.5 | 申請日: | 2017-06-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232389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13 |
| 發明(設計)人: | 常戩;孫林;葛維春;劉鵬;孫小涵 | 申請(專利權)人: | 孫林 |
| 主分類號: | G01S11/12 | 分類號: | G01S11/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24000 遼寧省盤錦市***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可視化 自動 吊裝 對接 測量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視化自動吊裝對接測量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重型起重司機必須與指揮人員密切配合,一般通信指揮人員通過電子通訊設備或是手式等信號指揮起重司機進行起重作業。重型起重司機與指揮人員密切配合過程中容易出現指揮信號不清或錯誤時會發生人身和設備事故。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正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可視化自動吊裝對接測量系統。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包括視頻定位采集靶、視頻激光定位云臺機、無線發射模塊、中央處理器、控制電機、視頻顯示系統,視頻激光定位云臺機的輸出端通過無線發射模塊與中央處理器的輸入端電性相連,中央處理器的輸出端與視頻顯示系統的輸入端電性相連,中央處理器的輸出端通過無線發射模塊與電機的輸入端電性相連;視頻激光定位云臺機的可見測距光點輸出端與視頻定位采集靶表面的光感接收器電性相連,視頻定位采集靶的輸出端通過無線發射模塊與視頻激光定位云臺機的輸入端電性相連。
視頻激光定位云臺機內設置了雙攝像頭、激光測距發生器、LED 照明燈、測距頭,激光測距發生器位于雙攝像頭之間,視頻激光定位云臺機通過激光測距發生器向視頻定位采集靶表面的光感接收器發射可見測距光點,測距頭位于視頻激光定位云臺機的底部,用于測量與地面的垂直距離;視頻激光定位云臺機可上下移動和自轉。
視頻定位采集靶為紅外線信號接收器或激光線信號接收器,由定位激光靶磁鐵座和光感接收器組成,視頻定位采集靶內設置有無線發射模塊,光感接收器為方形、圓盤形或球形,視頻定位采集靶通過定位激光靶磁鐵座固定在待測裝置上。
視頻顯示系統包括電腦顯示器和頭戴式視頻顯示器,中央處理器的輸出端通過無線發射模塊與遠程的頭戴式視頻顯示器的輸入端電性相連,頭戴式視頻顯示器通過支架固定在安全帽上。
還包括螺絲形視頻測距激光頭和螺絲形定位激光靶,螺絲形視頻測距激光頭和螺絲形定位激光靶安裝在配對的法蘭孔洞內且相對設置,螺絲形視頻測距激光頭底部安裝有激光測距發生器、攝像頭、LED 照明燈,激光測距發生器發射定位光線和測距光線到螺絲形定位激光靶,螺絲形定位激光靶通過無線發射模塊將定位數據傳送至中央處理器的接收端,中央處理器將分別接收到的螺絲形視頻測距激光頭的視頻、測距數據和定位激光靶定位數據顯示到視頻顯示系統上。
控制電機通過牽引繩與吊裝設備相連。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采用視頻激光定位云臺機,利用視頻對焦技術和激光點靶技術對視測量移動吊裝對接設備空間位置信息進行采集,通過二點或者多點采集后通過視頻顯視和電機控技術實現自動化精準吊裝。相較于現有技術,可以快速實現高精度平穩對接,避免發生人身傷害和設備損壞事故。此外,采用自動吊準后可以減少勞動人手提高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2為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框圖。
圖3為實施例1的工作狀態圖。
圖4為實施例2的工作狀態圖。
圖5為視頻定位采集靶的結構示意圖,a、b、c分別為三種結構的視頻定位采集靶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安全帽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1上殼,2下殼,3牽引鎖,4視頻定位采集靶,4a為第一種結構的視頻定位采集靶,4b為第二種結構的視頻定位采集靶, 4c為第三種結構的視頻定位采集靶,5對接法蘭,6視頻激光定位云臺機,7測量頭,8定位測距激光線,9螺絲形視頻測距激光頭, 10螺絲形定位激光靶,11無線采集發射器,12無線采集固定扭扣, 13采集器接線端子,14采集器接線端子線,15螺絲底部測距激光頭, 16螺絲底部定位激光靶,17采集器發射天線,18螺絲頂部接線端子, 19定位激光靶磁鐵座,19a為第一種結構的定位激光靶磁鐵座,19b 為第二種結構的定位激光靶磁鐵座,19c為第三種結構的定位激光靶磁鐵座,20高密度陣列光感接收器,20a為第一種結構的高密度陣列光感接收器,20b為第二種結構的高密度陣列光感接收器,20c為第三種結構的高密度陣列光感接收器,21頭帶式視頻顯視器,22支架, 23頭部,30激光測距發射器,31雙攝像頭,32LED照明。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孫林,未經孫林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76209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