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蒸汽凝水加熱供氣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750829.2 | 申請日: | 2017-06-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259786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20 |
| 發明(設計)人: | 劉聲玉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市博科流體控制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6B23/22 | 分類號: | D06B23/22;D06B23/2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納專利代理有限公司44218 | 代理人: | 陳培瓊 |
| 地址: | 523000 廣東省東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蒸汽 加熱 供氣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供氣裝置領域,具體是一種蒸汽凝水加熱供氣系統。
背景技術
又稱之為染整。是一種加工方式,也是前處理,染色,印花,后整理,洗水等的總稱;本科的染整專業現在已經并入輕化工程專業;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就能夠用赤鐵礦粉末將麻布染成紅色。居住在青海柴達木盆地諾木洪地區的原始部落,能把毛線染成黃、紅、褐、藍等色,織出帶有色彩條紋的毛布。商周時期,染色技術不斷提高。宮廷手工作坊中設有專職的官吏"染人"來"掌染草",管理染色生產。染出的顏色也不斷增加。到漢代,染色技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亦稱“水蒸氣”。根據壓力和溫度對各種蒸汽的分類為:飽和蒸汽,過熱蒸汽。蒸汽主要用途有加熱/加濕;產生動力;作為驅動等,根據壓力和溫度對各種蒸汽的分類為:飽和蒸汽,過熱蒸汽。
一種蒸汽凝水加熱供氣系統的出現大大方便了布匹的烘干,但是目前階段的供氣裝置存在諸多的不足之處,例如,無法避免油蠟冷凝覆蓋在布匹外側,影響布匹質量,無法保證定型機內的溫度保持在高溫狀態。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蒸汽凝水加熱供氣系統,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無法避免油蠟冷凝覆蓋在布匹外側,影響布匹質量,無法保證定型機內的溫度保持在高溫狀態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蒸汽凝水加熱供氣系統,包括蒸汽緩存室和中轉室,所述蒸汽緩存室的下方安裝有蒸汽回收管,所述蒸汽緩存室的一側安裝有第一輸送管,所述第一輸送管的一端與中轉室的一側的進口端連接,所述中轉室的頂部安裝有鼓風機,所述鼓風機的底部安裝有管套,所述中轉室的另一側安裝有出口端,所述出口端上安裝有第二輸送管,所述第二輸送管的一端安裝在汽水分離罐上,所述汽水分離罐的底部安裝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下方安裝有儲水槽,所述汽水分離罐的頂部安裝有干蒸汽輸送管,所述干蒸汽輸送管的一端安裝有加熱裝置,所述加熱裝置的內部安裝有加熱管,所述加熱裝置的頂部安裝有補氣罐,所述加熱裝置的一端安裝有輸出管,所述輸出管上安裝有溫控閥,所述輸出管的一端安裝有風機,所述風機的一端安裝有熱風。
優選的,所述蒸汽回收管與熱交換器的蒸汽出口端連接。
優選的,所述溫控閥安裝在風機與加熱裝置之間的輸出管上。
優選的,所述熱風口共設置有多個,且多個熱風口均通過對應的風機安裝在輸出管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蒸汽緩存室的下方安裝有與熱交換器連接的蒸汽回收管,通過其可以將蒸汽進行回收,然后將其通過汽水分離罐,進行汽水分離,分離后的干蒸汽進入加熱裝置內輔助其對補充的氣體進行加熱,然后在風機的作用下通過熱風口輸送至定型機內,使其內的溫度持續保持在高溫狀態,避免了部分被蒸發的助劑,遇到冷空氣冷凝成油蠟覆蓋在布匹上的問題,增大了布匹的質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蒸汽回收管、2-蒸汽緩存室、3-第一輸送管、4- 鼓風機、5-管套、6-進口端、7-中轉室、8-出口端、9-汽水分離罐、10-第二輸送管、11-排水管、12-儲水槽、13-干蒸汽輸送管、14-加熱裝置、15-加熱管、16-補氣罐、17-溫控閥、18- 輸出管、19-風機、20-熱風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市博科流體控制設備有限公司,未經東莞市博科流體控制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75082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